2020年2月,江苏将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领域,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绿岛”项目,成为全国头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探索“集约建设、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到目前为止,江苏全省已筛选确定187个“绿岛”项目,有力促进了企业达标排放,也让中小微市场主体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组织召开全省“绿岛”建设现场会,先后编制两辑《全省“绿岛”建设试点项目典型案例汇编》,以丰富的典型案例,分享经验做法,加强引导示范。在绿岛模式的推动下,我们的城市正在成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之城。福建回转窑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据统计,江苏首批“绿岛”项目,在帮助市场主体减少污染治理设施投资约132亿元的同时,还将提高中小企业危废收集能力约2000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约13000吨/年、颗粒物约3400吨/年、挥发性有机物约2500吨/年。“绿岛”项目注重市场化治污,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市场化作用被削弱。部门间标准不一、政策打架等问题也导致部分“绿岛”项目管理存在失序风险,有待进一步破题。此外,部分“绿岛”项目管理标准亟待统一。以危废品收集储存处置为例,有企业负责人反映,“绿岛”政策虽有利于降低治污成本,促进安全生产,但由于公司污染物分类集中管理不符合一些部门规定,经常收到罚单,屡屡登上失信企业名单。福建回转窑绿岛模式装置采购绿岛模式强调城市建设要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建立“绿岛”,优化收处服务。开展失效活性炭再生利用项目“绿岛”建设,配置回转窑、蒸煮釜、沸腾炉等生产设施,添置流化床处理装置,建立标准化仓储车间,升级生产智能一体化控制系统,建成全市独一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同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活性炭预约上门更换及回收再生业务。目前团队已提供更换、提供回收再生服务340余次,涉及企业305家,大幅度减轻企业污染治理负担。政银合作,完善支付体系。探索政银合作模式,通过开发活性炭资金支付监管系统,自创“企业预约换炭-预缴款至系统-团队上门更换-企业确认交易-系统完成支付”的工作流程,有效保障用炭单位资金支付安全,实现活性炭使用-更换-再生-支付的全周期环节动态监管。企业对再生中心提供的换炭服务满意度达100%,平均活性炭使用成本下降约48.5%,企业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星,泰州市委副书记、万闻华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主持。来自government、协会、化工园区、行业企业等近1200名表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4月12日举办的“绿色燃料发展”专题论坛中,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张炜铭教授以“基于有机废水能源化的工业绿岛模式开发及应用探索”为主题,介绍了南大环保通过集约建设、共享治污、资源化能源化的“绿岛模式”,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建立不同功能定位的水处理分中心,采取不同工艺针对性解决园区水污染治理管控痛点问题的初步探索。通过绿岛模式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关键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与会嘉宾和表示届时将学习借鉴江苏省作为全国独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试点省在“绿岛”项目建设上取得的重大创新和宝贵经验,普遍凝聚行业智慧力量深入探讨“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绿岛”新模式的内涵价值,积极推广全国各地涉VOCs“绿岛”项目建设的典型经验,不断拓宽“绿岛”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VOCs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排放不达标、管理难等瓶颈问题,打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堵点,探索行之有效、可成熟落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绿岛模式强调将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福建回转窑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绿岛模式鼓励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福建回转窑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绿岛”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由government投资或government组织多元投资,配套建有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2020年2月,江苏将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领域,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绿岛”项目,成为全国头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探索“集约建设、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筛选确定187个“绿岛”项目,有力促进了企业达标排放,也让中小微市场主体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福建回转窑绿岛模式装置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