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ension-Labs 针对高功率激光检测难题推出 BeamHere 大功率光束取样系统,突破传统面阵传感器在 10μW/cm² 饱和阈值的限制,通过创新狭缝物理衰减机制实现 10W 级激光直接测量,配合可叠加的单次(DL-LBA-1)与双次(DL-LBA-2)取样配件形成多级衰减方案,衰减达 10⁻⁸,可测功率超 1000W。该系统采用 45° 倾斜设计的单次取样配件支持 4%-5% 取样率,双次配件内置双片透镜实现 0.16%-0.25% 取样率,均配备 C 口通用接口和锁紧环结构,支持任意角度入射光束检测。其优化设计的 68mm(单次)和 53mm(双次)取样光程确保聚焦光斑完整投射至传感器,解决传统外搭光路光程不足问题,紧凑结构减少 70% 空间占用。系统覆盖 190-2500nm 宽光谱范围,通过 CE/FCC 认证,可在 - 40℃至 85℃环境稳定工作,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激光加工(热影响区≤30μm)、科研超快激光(皮秒脉冲分析)及医疗设备校准(能量均匀性误差<2%),帮助客户提升 3 倍检测效率并降** 30% 检测成本。相机式光斑分析仪都有哪些厂家?激光发散角光斑分析仪怎么样
使用 BeamHere 光斑分析仪测量激光光斑和质量,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准备 BeamHere 光斑分析仪、激光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确保光斑传感器放置并连接到计算机。 数据采集:启动激光器,稳定照射传感器,实时传输图像信息到计算机。 数据分析:BeamHere 软件自动处理数据,计算光斑参数和光束质量参数,支持 2D/3D 视图。 结果展示:软件以图表和数值展示结果,一键生成包含所有数据的测试报告,便于导出和打印。 这些步骤帮助用户测量光斑和光束质量,支持激光技术。相机光斑分析仪怎么搭建光斑分析仪应该怎么选?
Dimension-Labs 推出 Beamhere 光束质量分析系统,针对激光加工、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光束质量评估需求。该系列产品通过多维度检测模块,可对光束能量分布进行实时可视化分析,同步获取发散角、M² 因子等参数。支持光束整形效果验证、聚焦光斑优化及准直系统校准三大典型应用场景,所有测试结果均符合 ISO11146 标准。可选配的 M² 测试模块可实现光束传播特性的全程分析,终由软件自动生成量化评估报告。 产品优势: 满足测试需求的全系列产品 适配所有Beamhere光斑分析仪的M M2因子测试模块 精心设计的分析软件 软件真正做到交互友好,简单易用,一键输出测试报告。
相机式与狭缝式光斑分析仪对比指南 光斑分析仪的选择需基于应用场景的光斑尺寸、功率、脉冲特性及形态复杂度: 1. 光斑尺寸 相机式:受限于 sensor 尺寸(≤10mm),小光斑为 55μm(10 倍 5.5μm 像元)。 狭缝式:刀口模式可测小 2.5μm 光斑,适合亚微米级检测。 2. 功率范围 相机式: 6 片衰减片(BeamHere 标配),可测 1W,需控制功率 < 10μW/cm²。 狭缝式:狭缝物理衰减机制支持近 10W 直接测量,无需外置衰减片。 3. 脉冲激光 相机式:触发模式同步捕获完整单脉冲光斑,兼容性强。 狭缝式:需匹配扫描频率与激光重频,易丢失脉冲信息。 4. 光斑形态 相机式:面阵传感器保留非高斯光束(如贝塞尔光束)及高阶横模细节。 狭缝式:狭缝累加导致复杂光斑失真,适合高斯或规则光斑。 选择建议 狭缝式:亚微米光斑、高功率或高斯光斑检测。 相机式:大光斑、脉冲激光或复杂非高斯光束分析。 维度光电 BeamHere 系列提供两种技术方案,适配实验室与工业场景的全场景需求。复杂或高阶横模的光斑测试系统怎么搭建?
维度光电致力于激光领域的应用,将展示一系列针对千瓦级高功率、微米级小光斑以及脉冲激光的光束质量测量解决方案。在此次展示中,我们将拆解光斑分析仪的全系列产品,深度剖析其技术,从光学原理到智能算法,为您层层揭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直观展现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良好的稳定性和超高测量精度。 我们将详细介绍光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光学系统的设计、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处理算法等环节。同时,我们还将展示光斑分析仪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表现,例如在工业生产、科研探索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您可以了解到光斑分析仪如何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保持高稳定性和高测量精度。 此外,针对工业生产和科研探索的不同需求,我们还将分享一系列精心打造的一站式完备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包括光斑分析仪,还涵盖了其他相关设备和软件,旨在为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您突破技术瓶颈,在激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国产光斑分析仪厂家有哪些?维度光电深耕18年。大靶面光斑分析仪网站
国产光斑分析仪哪个好?维度光电光斑分析仪全系列。激光发散角光斑分析仪怎么样
Dimension-Labs 扫描狭缝式光斑分析仪系列以国内的刀口 / 狭缝双模式切换技术为,覆盖 190-2700nm 全光谱,可测 2.5μm 至 10mm 光束直径。其 0.1μm 超高分辨率突破传统设备极限,捕捉亚微米级光斑细节。 技术优势: 双模式智能适配:软件自主切换刀口 / 狭缝模式,解决 < 20μm 极小光斑与 10mm 大光斑的测量难题 高功率安全检测:创新狭缝物理衰减机制,无需外置衰减片即可直接测量近 10W 激光 超分辨率成像:基于狭缝扫描原理,完整还原光斑能量分布,避免特征丢失 设备内置正交狭缝转动轮,通过旋转扫描同步采集 XY 轴数据,经算法处理输出 20 + 光束参数。紧凑模块化设计适配工业与实验室场景,通过 CE/FCC 认证,在 - 40℃至 85℃环境稳定工作,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设备及科研领域,助力客户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激光发散角光斑分析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