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金属化原理:由于陶瓷材料表面结构与金属材料表面结构不同,焊接往往不能润湿陶瓷表面,也不能与之作用而形成牢固的黏结,因而陶瓷与金属的封接是一种特殊的工艺方法,即金属化的方法:先在陶瓷表面牢固的黏附一层金属薄膜,从而实现陶瓷与金属的焊接。另外,用特制的玻璃焊料可直接实现陶瓷与金属的焊接。陶瓷的金属化与封接是在瓷件的工作部位的表面上,涂覆一层具有高导电率、结合牢固的金属薄膜作为电极。用这种方法将陶瓷和金属焊接在一起时,其主要流程如下:陶瓷表面做金属化烧渗→沉积金属薄膜→加热焊料使陶瓷与金属焊封国内外以采用银电极普遍。整个覆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黏合剂挥发分解阶段(90~325℃)碳酸银或氧化银还原阶段(410~600℃)助溶剂转变为胶体阶段(520~600℃)金属银与制品表面牢固结合阶段(600℃以上)。陶瓷金属化可以使陶瓷表面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清远氧化铝陶瓷金属化类型
陶瓷金属化产品的陶瓷材料有:96白色氧化铝陶瓷、93黑色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成型方法为流延成型。类型主要是金属化陶瓷基片,也可成为金属化陶瓷基板。金属化方法有薄膜法、厚膜法和共烧法。产品尺寸精密,翘曲小;金属和陶瓷接合力强;金属和陶瓷接合处密实,散热性更好。可用于LED散热基板,陶瓷封装,电子电路基板等。陶瓷在金属化与封接之前,应按照一定的要求将已烧结好的瓷片进行相关处理,以达到周边无毛刺、无凸起,瓷片光滑、洁净的要求。在金属化与封接之后,要求瓷片沿厚度的周边无银层点。陕西氧化锆陶瓷金属化陶瓷金属化可以使陶瓷表面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陶瓷金属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1935年德国西门子公司Vatter首次采用陶瓷金属化技术并将产品成功实际应用到真空电子器件中,1956年Mo-Mn法诞生,此法适用于电子工业中的氧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对于如今,大功率器件逐渐发展,陶瓷基板又因其优良的性能成为当今电子器件基板及封装材料的主流,因此,实现陶瓷与金属之间的可靠连接是推进陶瓷材料应用的关键。目前常用陶瓷基板制作工艺有:(1)直接覆铜法、(2)活性金属钎焊法、(3)直接电镀法。
陶瓷金属化是一种将陶瓷表面涂覆上金属层的技术,它可以为陶瓷制品带来许多好处。以下是陶瓷金属化的好处介绍:增强陶瓷的硬度和耐磨性,陶瓷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经过金属化处理后,其硬度和耐磨性更加强化。金属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陶瓷表面被划伤或磨损,从而延长陶瓷制品的使用寿命。提高陶瓷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陶瓷本身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是经过金属化处理后,金属层可以使陶瓷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种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使陶瓷制品更加适合用于电子元器件、热敏元件等领域。陶瓷金属化可以使陶瓷表面具有更好的抗拉伸性能。
随着微电子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中元器件的复杂性和密度不断增加。因此,对电路基板的散热和绝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大电流或高电压供电的功率集成电路元件。此外,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设备的小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毫米波天线和滤波器。与传统树脂基印刷电路板相比,表面金属化氧化铝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高电阻,更好的机械强度,在大功率电器中的热应力和应变较小。同时,可以通过调整陶瓷粉的比例来改变介电常数。因此,它们用于电子和射频电路行业,例如大功率LED、集成电路和滤波器等。陶瓷金属化基板其主要用于电子封装应用,比如高密度DC/DC转换器、功率放大器、RF电路和大电流开关。这些陶瓷金属化基材利用了某些金属的导电性以及陶瓷的良好导热性、机械强度性能和低导电性。用在铜金属化的氮化铝特别适合高级应用,因为它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氧化性以及铜的优异导电性和氮化铝的高导热性。 陶瓷金属化可以使陶瓷表面具有更好的防污性能。汕尾铜陶瓷金属化类型
陶瓷金属化可以使陶瓷表面具有更好的防热膨胀性能。清远氧化铝陶瓷金属化类型
氮化铝陶瓷金属化之物理的气相沉积法,物理的气相沉积法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后蒸发成气态,然后通过气相沉积在氮化铝陶瓷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沉积速度快、涂层质量好、涂层厚度可控等优点,可以实现对氮化铝陶瓷表面的金属化处理。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高温,容易对氮化铝陶瓷造成热应力,同时需要控制沉积条件,否则容易出现沉积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如果有陶瓷金属化的需要,欢迎联系我们公司,我们在这一块是专业的。清远氧化铝陶瓷金属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