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所的焊管加工刀具高效、高精度、高质量,为各类型焊管的铣边、内外毛刺去除、平头倒棱加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工钢级覆盖Q235-X80。铣边加工刀具采用强韧硬质合金基体加细晶氧化铝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高温性能,尤其适合于铣边加工等重载铣削。内外毛刺加工刀具采用工研所毛提刀专门的硬质合***号,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高韧性。主要用于各种大中小型直缝高频焊管内外毛刺的去除,再搭配专门的CVD涂层后,刀具能在1000摄氏度以上的加工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硬度,拥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平头倒棱加工刀具根据焊管平头倒棱加工的加工特性,针对不同材质、不同壁厚的焊管平头倒棱加工开发了专门的的硬质合金基体材料牌号。再配合专门的CVD\PVD涂层使用,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以及抗冲击性能。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切削刀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等领域。碳化钨切削刀具型号
铁路是工业化的代表性成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识,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从蒸汽机车到飞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复兴号”,中国铁路的发展变迁是中国工业发展壮大的缩影。成都工研所提供轨道行业全套加工方案,涵盖车轴、车轮、钢轨、道岔加工等。轨道加工系列刀具包括钢轨铣磨刀片刀盘全方案、轮毂刀RCMX25/32系列、修轮刀LNMX19系列、车轮钢坯、钢轨切断、火车轮轴加工GY32系列、道岔加工系列刀具钢轨、钻孔加工刀具刀杆、深孔加工刀具。工研所自主研发的钢轨铣削刀盘和刀片,打破国外垄断,在南京地铁、西安地铁、深圳地铁完成了大量钢轨铣磨工作。切削过程中切削噪音小,无明显振动冲击,轨面切痕连续均匀。轨面波磨控制在±0.1mm内,优于国外控制标准±0.2mm,刀具寿命达成国外进口100%。 碳化钨切削刀具图片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密切削刀具研发的公司。
立方氮化硼刀具(简称PCBN刀具)、人造金刚石刀具(简称PCD刀具),是成都工具研究所早期在1973年和1980年先后在国内率先研制生产的超硬刀具,该项目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机械部“科技二等奖”以及“金龙奖”等多项奖项。该刀具的出现使传统的机械加工概念得到了改变。与硬质合金及陶瓷刀具相比,采用CBN铣削刀具加工铸铁和淬火钢时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加长的寿命、更加低的综合加工成本以及更好的工件表面光洁度。
1.工研所轴承刀具包含镗孔刀具,端面刀,沟道刀,密封槽,倒角刀,大/小端油槽刀,止动槽刀等成型刀具。工研所亦提供CNC机床应用新设计和本地修磨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刀具修磨所需的配套附件,并可以提供现场刀具修磨的技术指导和本地修磨服务。
工研所金属陶瓷轴承成型刀具,主要用于轴承套圈车加工上的成型加工,能加工套圈的滚道、密封槽、倒角、止动槽、大小油沟等,目前主要为轴承套圈车加工自动线配套,可为各种型号的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滚针轴承、轮毂轴承、CVJ轴承等提供成型刀具及其配套刀具。同时,我们也为纺织机械钢领、滚动功能部件(滚珠丝杠副)、皮带轮等成型加工提供非标成型车加工解决方案。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切削刀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抢钻因蕞初应用于抢管制造而得名,是一种有效的深孔加工刀具,其可加工材料范围很广,可以满足从玻璃纤维、特氟龙等塑料到铸铁、碳钢、铜、铝合金、合金钢、强度高的合金的深孔加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天工业、结构建筑工业、医疗器材工业、模具/刀具/治具工业及油压、空压工业等领域。工研所的机夹抢钻产品是以抢头结构形式不同与传统的合金抢钻区分的,机夹抢钻相较于合金抢钻有众多优势,刀具无需重磨,更换刀片和导向块即可,减少生产时间成本;刀片和导向块兼容多规格,刀具管理方便;切屑细小,排屑更稳定流畅;加工高效,相比焊接合金抢钻进给量可提高2-3倍;多种刀片牌号可满足不同材料的加工;特殊结构设计可加工交叉孔,盲孔,台阶孔等特殊深孔。机夹抢钻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特殊定制。 定制切削刀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钨钢切削刀具厂家直销
定制切削刀具可以根据加工件的加工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刀具涂层。碳化钨切削刀具型号
精密切削刀具的刀具几何形状对加工效果有重要影响。刀具的刃角、刃尖半径和刃部结构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加工要求进行优化。此外,刀具的刃部涂层也可以提高切削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
精密切削刀具的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切削液可以冷却刀具和工件,减少摩擦和热量,同时还可以冲洗切屑和提供润滑。选择合适的切削液类型和使用方法对于保证切削质量和刀具寿命至关重要。
精密切削刀具的切削力是影响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的重要因素。切削力的大小取决于切削参数、刀具几何形状和材料等因素。通过合理调整切削参数和选择合适的刀具,可以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 碳化钨切削刀具型号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机部科学研究院”,1956年创建于北京,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我国机械行业的综合性工具科研开发机构,1965年内迁至成都。1998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精密工具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依托单位。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获批高性能工具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国家和部、省级下达的大量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它重大科研任务,担负着全国工具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行业协会、质量监督检测、工具技术论文出版等行业技术及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