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从中国美院毕业后,张英便一头扎进了工业设计领域,沉浮至今。当年同届毕业的同学40余人,可坚持下来做设计的也只有两三人,其他的要么改行当了老师,要么开了画室投了艺术,究其原因大可归咎于国内并不算景气的行业氛围,一些制造企业以控制研发成本为由压低前期设计费用,一部分刁钻的客户以设计方案未实际批量生产,或方案后期经自己改动为由,拒绝支付设计尾款,加上设计人员的人工及其他运营成本只高不降,从业者常常被折腾得精疲力竭,步履维艰。张英的设计作品获德国红点奖,彰显国际设计水准。包装设计张英个人品牌
响应全球环保趋势,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设计实践,积极采用环保材料,优化产品生命周期,降低能源消耗。我们致力于设计绿色低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关注。同时,通过仿生设计等创新手法,从自然界获取灵感,实现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设计中,我们注重情感表达与用户体验的结合,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等设计元素,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例如,为糖纸甜品设计的餐具系列,将典雅与甜点文化巧妙融合,提升用餐体验。我们深信,的设计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触动人心,为用户创造愉悦的使用感受。 奉化区张英研发设计2007年她迈出创业第一步,与伙伴合伙创立设计工作室开启征程。
2010年,张英正式带领设计团队组建设计公司,次年成立公司品牌。品牌名称也沿袭了她一贯的简约风格,谓之“卓一”。
说到“卓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出色的团队,细致的服务”,张英却不敢苟同,她并不喜欢这种口号式的标语,虚而空,无处着力。她说,“卓”在古代汉语中意味的是“竖”,谓一物穿插在另一直立之物上,而“一”是“横”,一横一竖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号,意为创造价值,这正是工业设计,乃至所有设计孜孜以求的根本所在。此外,横平竖直也意味着堂堂正正的处事态度,“卓一”的英文翻译“JOY”也引导公司员工开心工作,享受生活,享受设计。由此看来,“卓一”的确简约而不简单,这种精益求精的内涵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她的每一个案例每一款产品中,为客户带来真正的增值空间。
设计服务: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从产品创意、概念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到模具设计的全过程服务。产品包装设计:为各类产品提供精美的包装设计,以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形象。模具模型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并制作各类模具和模型。图文设计、动画设计:提供图文和动画的创意设计服务,满足客户在广告、宣传等方面的需求。家具设计、道具设计:专注于家具和道具的设计,为客户提供独特且实用的设计方案。室内外装饰与建筑工程设计: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提供室内外空间的装饰设计方案,包括家居、商业空间等。建筑工程设计:涵盖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图绘制等服务。张英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与成长平台。
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张英在她的家乡宁波创立了卓一设计,2015年正式入驻和丰创意广场。“和丰的工业设计创新氛围非常吸引我,主打‘做设计到和丰,要设计找和丰’,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张英表示。创业十余年,张英带领年轻团队,设计了上千款实用且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与美的、小米、九阳、苏泊尔、公牛等百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稳健的设计创新能力得到业内好评,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面对MidJourney等AI设计工具的冲击,张英坦言,工业设计师目前无法被AI所替代。“设计师需要具备审美力、产品经验和对材质的理解,而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和加速器,无法替代设计师的判断和人文关怀。”张英表示,设计师要学会驾驭AI工具,同时积累经验,提升设计能力与人文洞察力。 在她的带领下,卓一设计作品多次亮相国际展会,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象山烤箱设计张英
2025年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设计70人”荣誉,贡献突出。包装设计张英个人品牌
张英女士带领JOYDESIGN团队深耕全球化设计领域,服务客户覆盖科技、地产、文化等多个行业。她倡导“灵动品牌”战略,认为品牌需兼具理念的坚守与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例如,为华为打造的全球品牌形象升级项目中,团队以“科技与人文共生”为主题,通过极简线条与动态视觉语言,重新定义企业国际化形象,该项目荣获2024年Pentawards可持续设计类金奖,彰显品牌在全球设计竞赛中的竞争力。张英女士强调:“设计不仅是视觉表达,更是品牌与用户的情感对话。”包装设计张英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