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要类型,其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燃煤锅炉的热效率普遍较低,平均热效率为60%—65%,比国外工业锅炉低10%—15%。在用工业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普遍较大,实际运行时可达10%—27%,而英国设计要求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3%—5%。燃煤工业锅炉的平均原始排尘浓度普遍过高,为2000—2200mg/Nm³,与国外排放标准的50—100mg/Nm³相差很大。此外,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与煤中含硫量的关系很大,若不采取有效的脱硫措施,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对锅炉废气排放的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河北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燃油等燃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清洁能源有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与燃煤锅炉相比,燃气锅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都要低得多。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太阳能、风能在锅炉领域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锅炉、风能辅助加热锅炉等新型设备正在逐渐得到应用。这些设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加热,几乎不产生污染物排放。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作为锅炉的燃料。生物质燃料具有含硫量低、灰分低等优点,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质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烟尘和焦油等污染物,因此需要配备相应的尾气处理设备。水环境污染治理设计严格控制锅炉废气的排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中水回用技术,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景观用水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强污染源治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创新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常见的低氮燃烧技术有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等。分级燃烧是将燃烧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使燃料在不同的阶段与空气进行混合燃烧。在第一阶段,将部分空气引入燃烧器,使燃料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较少。在第二阶段,将剩余的空气引入燃烧器,使未完全燃烧的燃料继续燃烧,同时利用第一阶段生成的还原性气体对已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烟气再循环是将部分锅炉尾部烟气引入燃烧器,与新鲜空气混合后送入炉膛。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这些惰性气体可以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和火焰温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燃气锅炉中二氧化硫的产生主要源于燃料中的硫杂质。虽然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仍可能含有少量的硫化氢(H₂S)等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这些含硫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以硫化氢燃烧为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₂S+3O₂→2SO₂+2H₂O。燃料中的硫含量是决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关键因素。不同产地的天然气,其硫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劣质天然气或未经严格脱硫处理的燃气,在燃烧时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硫。燃气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主要包括未完全燃烧的碳粒、灰分以及一些金属氧化物等。当燃气燃烧不充分时,会有部分碳氢化合物裂解生成微小的碳粒,这些碳粒随烟气排出形成颗粒物。天然气中含有的少量灰分和杂质,在燃烧后也会形成固体颗粒物。如果燃气锅炉的燃烧器设计不合理或运行状态不佳,导致燃烧不稳定,会加剧颗粒物的产生。加大环保投入,是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山西燃气环境污染治理科研
加强锅炉废气监测,确保排放达标,是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河北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对于燃气锅炉的脱硫,常见的方法有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干法脱硫是利用固体脱硫剂与燃气中的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将硫固定在脱硫剂中。常用的干法脱硫剂有氧化锌、氧化铁等。干法脱硫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脱硫效率较高等优点,但脱硫剂的再生较为困难,且不适用于高硫含量的燃气。湿法脱硫是利用液体脱硫剂吸收燃气中的二氧化硫。常见的湿法脱硫工艺有石灰石-石膏法、氨法等。以石灰石-石膏法为例,其原理是利用石灰石粉与水混合制成的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钙,再通过氧化反应将亚硫酸钙转化为硫酸钙(石膏)。湿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河北大气环境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