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可以助力交通、化工、钢铁、石化等多领域深度脱碳,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到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明确提到 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 万吨/年-20 万吨/年,2035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PEM水电解技术被誉为制氢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的水电解制氢技术之一。河南工业电解水制氢技术
虽然氢能被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形式,但氢能仍被列为危化品管理名录。从目前落地政策实施来分析,新能源制氢项目主要审批部门为能源规划、发改委等层面。实际项目落地与执行层面为当地的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但其执行的法律法规认为氢气危化品监管监督等内容,造成项目落地与实施周期较长,未能发挥新能源的优势作用。目前随着光伏+制氢、风电+制氢项目逐步落地实施,各地针对具体项目的并/离网形式要求各有不同,部分省份明确并网形式和离网形式,但部分省市主要是参照已有项目情况推荐执行。因此,随着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逐步落地实施,应用越来越成熟。需要制定适应目前的光伏+制氢、风电+制氢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来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和装备制造方向发展。包头电解水制氢设备构造图随着制氢装备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我国制氢设备自主技术创新呈现发展势头,将促进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起源于苏联设备,对其商业应用需追溯到 19 世纪 90 年代。国内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以碱水电解制氢为主,该种设备技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各项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水准。碱性水电解通常采用 KOH 作为电解液,电解质的质量浓度一般为 20%-30%以保证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且电解槽需要强制对流。较高的电解槽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极反应的过电位和溶液的电阻,但会加剧材料的腐蚀。故电解槽的温度应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当前,工业化碱性水电解槽一般在 85℃~95℃下运行。电解槽内的压力也会对整个水电解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加压可以减少电解槽内气体体积,使气体停滞时间缩短,从而提高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电导率,当前工业化碱性电解槽工作压力在 3.2MPa 以内。同时高压设备无需使用费用较高的氢气压缩机,能够减少启动成本,近一些高压设备已经开始得到发展。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加速推动全球氢能开发,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是百年来能源科技进步的趋势。PEM电解水制氢是相当有潜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有望成为“绿电+绿氢”生产模式的主流发展趋势。兴燃科技自主研发的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可实现产氢量0.5m³/h-1000m³/h,制氢效率可达78%-84%。产氢纯度可达99.999%。自主开发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解槽的压力、温度、液位、报警连锁等自动控制,有效的保护了电解槽运行,提升了电解槽使用寿命300%以上。电解水制氢的基本原理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在电解槽中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碱性电解水在生产占有率和制氢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电解水技术的主要指标包括:电流密度、负载范围、气体纯度、电解效率、使用寿命、设备价格和动态响应几个方面。碱性水技术的痛点是电流密度低能耗效率低和隔气性差,特别是波动情况下的隔气性,存在本质安全性问题。随着碱性电解水技术的发展,隔膜材料已经发展了三代,早期的石棉隔膜,目前规模应用的 PPS 隔膜,逐渐出现了隔气性、稳定性好,能耗低的复合隔膜材料。国内外比较好技术为西班牙 AGFA 公司的 Zirfon 复合膜和国内碳能科技公司的复合隔膜。PEM电解槽的产氢纯度通常在99.99%左右。许昌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家
电解水制氢设备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拥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河南工业电解水制氢技术
电解水制氢就是利用电力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电解水的反应公式为:2H2O→2H2+O2,反应需要利用电流作为驱动力。具体来说,将两根电极插入水中,通电时,阴阳极上分别析出氢气和氧气,随后通过气体分离器分离收集。电解槽是实现电解水制氢的设备,它可以将直流电通过电极分解电解质溶液,并将电解产物分离出来。电解槽的类型多样,常用的有对流式电解槽、膜法电解槽等。电源是电解水制氢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保证反应能够正常进行。一般采用直流电源,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解槽的大小和反应条件。河南工业电解水制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