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利用低谷段电力,具有平衡峰谷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应紧张;(2)冰水主机的容量减少,节省增容费用;(3)总用电设施容量减少,可减少基本电费支出;(4)利用低谷段电价的优惠可减少运行电费;(5)冰水温可低至1~4℃,减少空调设备风管的费用;(6)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容量减少;(7)电力高压侧及低压侧设备容量减少;(8)室内相对湿度低,冷却速度快,舒适性好;(9)制冷设备经常在设计工作点上平衡运行,效率高,机器损耗小;(10)充分利用24h有效时间,减少了能量的间歇耗损;(11)充分利用夜间气温变化,提高机组产冷量;(12)投资费用与常规空调相当,经济效益佳。冰蓄冷系统适用于夏季制冷负荷大的环境,通过贮存冷能来满足高温天气下的空调需求,减轻电网负荷。浙江静态冰蓄冷服务商
蓄冷空调特点:(1)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2)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功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一般可减少30%~50%。(3)蓄冷空调系统的一次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要高。如果计入供电增容费及用电集资费等,有可能投资相对或增加不多。(4)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电力部门实行峰谷电价政策,比常规空调系统要低,分时电价差值愈大,得益愈多。(5)蓄冷空调系统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状态稳定,提高设备利用率。(6)蓄冷空调不一定节电,而是合理使用峰谷段的电能。惠州外融冰式冰蓄冷造价冰蓄冷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根据制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型制冰和动态型制冰两种。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流程和蓄冰装置(类型、容量):1 空调逐时负荷的具体情况以及特点是选择系统流程的主要因素;2蓄冰装置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系统流程的选择;(蓄冰装置的比较);3 目前主流的系统流程是采用不完全冻结式蓄冰盘管的制冷主机上游的串联系统,部分建筑因其负荷特点可考虑采用冰球的并联系统;4 受系统初投资以及机房占地的制约,目前主流的蓄冰系统为分量式蓄冰模式;5 目前各种品牌的蓄冰装置基本上都能根据不同建筑的情况选择适用的系统流程,但是系统一些关键参数有所不同,在竞争过程中具体分析其优势及劣势,但是掌握公司目前主推的各种流程是基础,熟练之后就可举一反三进行其他厂家的流程优劣分析。
负荷控制式(限制负荷式),负荷控制式就是在电力负荷不足的时段,对制冷机组的供冷量加以限制的一种控制方法。通常这种方法是受电力负荷限制时才采用,超过制冷机组供冷量的负荷可由蓄冷设备负责。例如城市电力负荷高峰时段(上午8∶00~11∶00),禁止制冷机组运行。均衡负荷式,均衡负荷式是指在部分蓄冷系统中,制冷机组在设计日24小时内基本上满负荷运行;在夜间满载蓄冷,白天当制冷机组产冷量大于空调冷负荷时,将满足冷负荷所剩余的冷量(用冰的形式)蓄存起来;当空调冷负荷大于制冷机组的制冷量时,不足的部分由蓄冷设备(融冰)来完成。这种方式系统的初期投资较小,制冷机组的利用率较高,但在设计日空调负荷高峰时段与当地电力负荷高峰时段是否相同时,即是否与当地电价低谷时段相重叠,如不重叠,则系统的运行费用较高。冰蓄冷技术在大型商业、公共建筑的应用,使其能更好地适应高温天气下的制冷需求,提高了设施利用率。
冰蓄冷的特点:1. 可扩展性,冰蓄冷系统的储冰槽可以根据空调负荷的增减随时进行扩容或缩容,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满足不同建筑空调负荷的需求。2. 应用普遍,冰蓄冷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包括商业写字楼、医院、酒店等,不只能够提高空调的效率和稳定性,还能够为建筑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冰蓄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城市能源规划中,冰蓄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普遍的应用。冰蓄冷技术的设计、安装与运行需要符合严格的标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佛山冰蓄冷散热
冰蓄冷系统适用于需求波动较大的场所,可以平滑负荷曲线,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浙江静态冰蓄冷服务商
盘管冰蓄冷:冰盘管式蓄冷装置是由沉浸在水槽中的盘管构成换热表面的一种蓄冰设备,蓄冷时载冷剂通过管内,冰在管外冻结。主要冰槽形式:盘管式冰蓄冷:蓄冷特点:管内流速高(处于过渡流或者湍流),换热系数大;冰的热阻大,后期蓄冷效率低;管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小,非完全冻结式可采用空气搅拌;末期管材导热系数对蓄冷性能影响不大。盘管式外融冰系统简化原理图:外融冰释冷特点:温度较高的空调回水直接送入盘管表面结有冰层的蓄冰水槽,使盘管表面上的冰层自外向内逐渐融化;换热效果好,取冷快,供水温度低(1~2℃)。理论上不需要二次换热装置;不可搭接(non ice-bridging),蓄冰率(IPF)不大于50%,故蓄冰槽容积较大。浙江静态冰蓄冷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