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的特点:1. 环保性,冰蓄冷系统使用低成本的夜间电能制冰,避开了白天的峰值电量,减轻了电网的压力,同时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2. 经济实用,冰蓄冷系统具有低成本、长寿命、可靠性高的优点,常被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楼等。由于使用夜间低谷电能制冰,因此节能效果明显,能够节约相当大的运行费用。3. 高效性,冰蓄冷系统具有高效率的制冷能力,不受气候和地域限制,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其冰块储存的内部冷量,在恒温环境下可以实现持续释放,由此保证了建筑物空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冰蓄冷技术通过巧妙调整贮冷、释冷时机,实现用冷峰值与用电谷值的差异化利用,节约能源。湖北一体化冰蓄冷装置
发展状况,在发达国家,60%以上的建筑物都已使用冰蓄冷技术。美国芝加哥一个城市区域供冷系统,6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共有4个冷站,城市集中供冷。其中芝加哥城市供冷三号冷站蓄冰量是12.5万冷吨时,电力负荷438兆瓦,每日制冰4700吨。从美、日、韩等国家应用的情况看,冰蓄冷技术在空调负荷集中、峰谷差大、建筑物相对聚集的地区或区域都可推广使用。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新增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约8亿~9亿平方米,为冰蓄冷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我国每年公共建筑新增面积约3亿平方米,如30%的新建公共建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全国每年可节约15亿千瓦时所对应的电价差值,所节约金额高达约10亿元。上海封装冰蓄冷造价冰蓄冷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运行分析,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直供和蓄冷运行的对比测试,结果如下:每日峰、平、谷电时段及电价:峰电:8∶00~11∶00和18∶00~23∶00,电价为0.878元/kWh;平电:7∶00~8∶00和11∶00~18∶00,电价为0.540元/kWh;谷电:23∶00~次日7∶00,电价为0.224元/kWh。效益分析,空调面积约5700m2,蓄冷系统选用2台螺杆式双工况制冷机组,单机空调工况制冷量70RT(246kW),制冰工况制冷量47RT(165kW)。蓄冷系统由一个60m3蓄冰罐,内装STL-CO型冰球,3台溶液泵,冷却水系统,自控系统组成。蓄冷冷媒为乙二醇(25%)——水溶液。
如两者为串联时,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供水温度易保持恒定;而对于并联系统,供水温度控制较难,特别是在释冷融冰后期,蓄冷设备的出口温度在逐渐升高,与制冷机组出口温度相比很难保持恒定不变。为了使每天蓄冷设备冷量充分释放,保持较为恒定的供水温度,满足设计日空调负荷要求,通常利用计算机作为蓄冷系统的监控设备;并利用系统中设置的流量计、温度计反馈的信号,逐时监视蓄冷设备的内部状况;通过计算机对空调系统负荷的预测,以此制定蓄冷系统的运行策略是制冷机组优先式还是蓄冷设备优先式。冰蓄冷技术的设计、安装与运行需要符合严格的标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将水结成冰,并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主要利用水与冰的相变潜热(334.4kJ/kg)进行蓄冷和释冷。冰蓄冷系统从制冷系统构成上可分为直接蒸发式和间接载冷剂式。直接蒸发式是指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作用于制冰元件,如盘管外结冰、制冰滑落式等;间接载冷剂式,是指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冷却载冷剂,再用载冷剂进行制冰。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达到预期节能效果。湖北一体化冰蓄冷装置
冰蓄冷工艺中,蓄冷装置的设计和选用冷源设备的性能对系统运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一体化冰蓄冷装置
冰蓄冷的原理,冰蓄冷是一种基于相变过程的热量储存技术,通过将低价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物理能,将水转化为固体时形成的放热作用储存下来。在需要用冷的时候,通过冷媒流动将储存的冰块内部的冷量释放出来实现空调制冷。具体来说,冰蓄冷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制冰、储冰和释放冷。首先是制冰阶段,利用夜间低谷电能启动制冰机组,消耗电能制冰;其次是储冰阶段,将制冰过程中得到的冰块储存在蓄冰槽中,储冰槽内置有冷媒管,形成冰蓄冷系统的主体部分;然后是释放冷阶段,通过泵和冷媒流动将蓄存的冰块内部的冷量释放出来,通过空气处理机组将冷量带走实现空调制冷。湖北一体化冰蓄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