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网末梢的监测仪,关注余氯、pH 值和浊度,防二次污染保杀菌效果:市政管网末梢(如居民小区、学校、商业楼的管网末端)是饮用水到达用户的后环节,易发生二次污染,如管网老化导致铁锈脱落(增加浊度)、微生物滋生(消耗余氯)、管道腐蚀导致 pH 值变化。二次污染会使饮用水品质下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如余氯过低无法杀灭微生物,可能导致肠道疾病传播;浊度过高影响饮用水外观和口感,还可能携带污染物。市政管网末梢监测仪针对性监测余氯、pH 值和浊度三大关键指标:余氯监测确保杀菌效果(限值 0.05-4.0mg/L),防止微生物滋生;pH 值监测(限值 6.5-8.5)防止管道腐蚀和水质口感变差;浊度监测(限值 1NTU)防止颗粒物二次污染。兼容市电、太阳能和蓄电池,偏远湿地靠太阳能即可全年稳定运行。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

饮用水源地的监测仪,数据直接传至监管部门,实现实时监管:饮用水源地(如水库、湖泊、地下水井)是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道防线,若水源地水质受到污染,会直接威胁公众健康。传统饮用水源地监测依赖人工定期取样检测,检测周期长(如每天 1 次),数据上报滞后,监管部门无法实时掌握水质状况,若发生突发性污染(如农药泄漏、工业废水渗入),难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饮用水源地监测仪,布设在水源地取水口、周边汇水区等关键位置,实时监测 pH 值、COD、氨氮、重金属(如砷、铅)、微生物总数等指标,并通过加密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当地环保监管部门的监控平台。监管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若某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饮用水源地限值,立即触发预警,自动向监管人员发送短信或系统通知,并显示污染位置和超标数据。例如,某饮用水源地监测仪监测到氨氮浓度突然升高至 1.5mg/L(限值为 0.5mg/L),数据实时传至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立即组织排查,发现上游农田农药泄漏,及时采取截污、稀释等措施,避免污染扩散至取水口。通过数据直接传输和实时监管,监管部门能快速响应水质异常,保障居民饮用水源安全,提升饮用水源地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广西进水排水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现货直发湖泊不同水层的监测仪,连岸边控制柜,获各层参数差,助研究水体分层。

不断升级软件系统,提升检测精度和稳定性,适应不断变化的监测需求:随着环保标准趋严、监测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水质监测设备需持续提升性能以适应新需求。传统设备软件系统固化,无法升级,当环保标准提高(如 COD 限值从 50mg/L 降至 30mg/L)或新增监测参数(如新增总氮监测)时,设备需整体更换,增加成本。支持软件升级的监测设备采用模块化软件架构,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升级系统:远程升级通过 4G/5G 网络从云端获取软件版本,自动完成升级;本地升级通过 U 盘导入升级包实现。软件升级可实现多方面性能提升:优化检测算法,提高检测精度(如 COD 检测精度从 ±5% 提升至 ±2%);增加参数补偿功能,提升设备稳定性(如温度补偿范围从 0-40℃扩展至 - 10-60℃);新增监测参数(如从监测 COD、氨氮扩展至总氮、总磷);更新数据传输协议,适应新的智慧平台对接需求。例如,某工业园区监测设备通过软件升级,新增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功能,无需更换硬件,即可满足园区新增的 VOCs 监管要求,节省设备更换成本 80%。持续的软件升级使设备始终保持性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保政策和监测需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用户长期投入成本。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监测中,可测 COD、氨氮等,防止渗滤液污染周边水体:垃圾填埋场在垃圾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这类渗滤液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有机物(以 COD 为衡量指标)、氨氮、重金属(如汞、镉)、病原菌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渗漏,会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甚至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河流、湖泊,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例如,渗滤液中 COD 浓度可达 10000-50000mg/L,氨氮浓度可达 1000-3000mg/L,若渗入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中有机物和氨氮超标,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 COD、氨氮、pH 值、电导率等关键指标,检测范围覆盖渗滤液高浓度污染特性(COD 检测范围 0-100000mg/L,氨氮检测范围 0-5000mg/L)。设备布设在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进出口、周边地下水监测井等位置,当监测到 COD 或氨氮浓度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限值时,立即发出预警,提醒运营方检查防渗膜是否破损、处理系统是否故障。可存百万条历史数据,支持按参数、时间导出,方便制作水质报告。

具备数据共享功能,授权用户可通过网络查看监测数据,实现信息互通:水质监测数据的有效共享是提升治理效率的关键,传统监测数据多局限于单一部门或单位内部,其他相关方(如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公众)难以获取,导致信息孤岛,影响协同治理。例如,某河流治理项目中,环保部门掌握水质监测数据,水利部门负责河道清淤,因数据不共享,水利部门无法根据水质数据调整清淤计划,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的监测设备通过云端平台实现数据互通:设备将实时监测数据上传至加密云端平台,平台根据用户角色设置不同权限 —— 环保部门拥有数据修改和分析权限,可制定治理政策;科研机构拥有数据下载权限,可用于学术研究;公众拥有数据查看权限,可了解周边水质状况。海洋牧场网箱旁的监测仪,测水温、盐度等,数据传至手机指导养殖操作。广东手持式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品牌
叶绿素 a 荧光技术的藻类模块,能提前 72 小时预警蓝藻水华,助应急处置。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
可测水体中的磷酸盐,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关键数据:磷酸盐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盐之一,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如化肥流失)、工业废水(如洗涤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如含磷洗涤剂使用)。当水体中磷酸盐浓度超过 0.02mg/L 时,会为藻类(如蓝藻、绿藻)提供充足营养,导致藻类疯狂繁殖,形成水华或赤潮。藻类大量死亡后分解会消耗水体溶解氧,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同时,蓝藻产生的藻还会污染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例如,某湖泊因周边农田化肥流失,磷酸盐浓度升至 0.08mg/L,夏季爆发蓝藻水华,导致湖泊水质恶化,无法作为景观用水。可检测磷酸盐的监测设备,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实时监测水体中磷酸盐浓度(检测范围 0-1mg/L,精度 ±0.005mg/L),布设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易富营养化水域。工作人员根据监测数据采取防控措施:农业区减少含磷化肥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业和生活区推广无磷洗涤剂;在水体周边修建生态沟渠、人工湿地,拦截磷酸盐。通过监测磷酸盐浓度,为制定富营养化防控方案提供关键数据,有效延缓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环境生态。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