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制造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托盘、电机壳体等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电池托盘需要具备复杂的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散热和防护功能。传统砂型铸造在制造此类复杂结构的电池托盘砂型时,由于受到模具制造技术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而 3D 砂型打印技术可以根据电池托盘的三维设计模型,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散热筋、异形安装孔等结构的砂型,不仅能够实现产品的轻量化设计,还能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效率。3D砂型打印,以环保理念打造砂型,减少资源浪费——淄博山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3D打印砂型设备
在 3D 打印砂型技术广泛应用于铸造领域的当下,砂型的透气性和强度是决定铸件质量的关键因素。透气性良好能确保浇注时型腔内气体顺利排出,避免铸件出现气孔、气缩孔等缺陷;而足够的强度则可保障砂型在打印、搬运、浇注等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防止砂型损坏或变形。然而,这两种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呈现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升透气性可能导致强度下降,增强强度又可能影响透气性。如何实现 3D 打印砂型透气性和强度的有效平衡,成为铸造企业和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工艺参数优化、结构设计创新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 3D 打印砂型透气性与强度平衡的方法与策略。安徽3D打印砂型设备3D砂型打印,为您提供稳定可靠的砂型,保障生产顺利——淄博山水科技有限公司。
3D 砂型打印技术采用数字化控制和高精度的喷头或材料施加装置,能够精确地控制砂型每一层的厚度和形状,从而实现极高的尺寸精度。一般来说,3D 砂型打印的砂型尺寸精度可以达到 ±0.3mm - ±0.5mm,甚至更高,能够满足大多数产品对尺寸精度的严格要求。以某航空发动机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 3D 砂型打印技术制造发动机叶片砂型,通过精确控制打印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使叶片铸件的尺寸精度达到了 ±0.1mm,与传统铸造工艺相比,尺寸精度提高了数倍,减少了后续机械加工的工作量,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深入探究 3D 砂型打印技术相较于传统砂型铸造的优势,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新兴技术的价值与潜力,更为铸造企业在技术选型、生产决策以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砂型铸造,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应用的金属成型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先制作与铸件形状相匹配的模具,通常模具由木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随后,将型砂与粘结剂混合制成型砂混合料,把混合料填充到模具型腔中,通过紧实操作使型砂在模具内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砂型。待砂型硬化后,取出模具,便得到可供浇注金属液的铸型。金属液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注入铸型型腔,冷却凝固后形成与型腔形状一致的铸件。品质铸就辉煌——淄博山水科技有限公司。
砂粒作为 3D 打印砂型的主要原材料,其粒度、形状、表面粗糙度等特性对砂型的透气性和强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一般来说,粗粒度的砂粒堆积后形成的孔隙较大,有利于提高砂型的透气性。因为较大的孔隙为气体提供了更宽敞的通道,使气体在浇注过程中能够更顺畅地排出。例如,使用粒度为 50/100 目的石英砂打印砂型,相较于 70/140 目的石英砂,前者形成的砂型透气性明显更高。但粗粒度砂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在粘结剂作用下形成的粘结桥数量相对较少,这会导致砂型的强度降低。品质铸就传奇,服务成就未来——淄博山水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喷射砂型3D打印
专业铸就辉煌,质量赢得尊重——淄博山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3D打印砂型设备
传统砂型铸造工艺在模具制造、砂型烘干、金属熔炼和浇注等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和粉尘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在金属熔炼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3D 砂型打印技术在能源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D 砂型打印机主要消耗电能,且打印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同时,由于 3D 砂型打印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模具制造和砂型烘干等环节,减少了这些环节的能源消耗。在污染物排放方面,3D 砂型打印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和废渣,粉尘排放也相对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3D 砂型打印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制造技术,符合当前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徽3D打印砂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