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力现货市场?电力现货市场就像是一个“菜市场”,但卖的不是菜,而是电。发电企业(比如煤电厂、风电站)把电拿到市场上卖,用电侧(比如售电公司、工厂)来买电。双方根据供需情况实时讨价还价,确定电的价格。比如,当用电需求高时(比如夏天开空调多),电价可能上涨;需求低时(比如半夜),电价可能下降。市场管理情况日报一部分的“市场管理情况”可以理解为“当天有哪些人参与了交易”。比如:●售电公司(350家):类似“中间商”,从发电厂买电再卖给用户。●大用户(5家):用电量很大的工厂或企业,可以直接买电。●发电企业(156家):生产电力的公司,比如煤电厂、核电站、风电场等。●发电机组(328台):具体发电的设备,比如130台煤电机组、117台燃气机组等。这些数据说明市场参与者很多,电力供应来源多样(煤、气、核能、新能源等),保障了供电稳定。广深售电虚拟电厂帮用户参与绿电交易,年交易量超 500 万千瓦时。珠海市企业售电业务
虚拟电厂是广深售电为工商业用户打造的 “隐形发电站”,通过整合储能、光伏、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实现电力灵活调度与市场交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在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落地后,广深售电率先将惠州工业园 120kw/220kwh 储能项目、深圳工业园光伏资源纳入虚拟电厂平台,用户可在用电高峰释放储能电力,低谷时段吸纳光伏余电,单月即可降低电费 10%-15%。此外,虚拟电厂还能参与电网调峰,广东某电子企业通过削减非关键负荷,单次调峰获得补贴 2 万元,年增收超 15 万元。广深售电作为聚合商,全程提供平台搭建与调度服务,让用户无需额外投入即可享受虚拟电厂红利。大湾区售电优点广深售电虚拟电厂可调资源池达 50 万千瓦,占区域峰值 5%。
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正不断创新与拓展。目前,除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求响应获取收益外,还可开展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例如,虚拟电厂运营商通过对聚合用户能源数据的深入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节能方案,帮助用户降低能耗,同时自身也获得服务收入。这种多元化商业模式,不仅为虚拟电厂带来更多盈利点,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了商业机遇,促进整个虚拟电厂产业生态繁荣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虚拟电厂正从区域试点迈向跨区域协同,广深售电依托服务广东、贵州、江西等地的网络优势,探索跨省资源调度模式。在负荷高峰时段,广东的虚拟电厂可调用贵州的水电储能资源补充电力;而江西的光伏余量则通过平台输送至广东工业用户,实现 “西电东送” 的灵活补充。这种跨区域协同打破了省间电力壁垒,让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同时,统一的数字平台确保了跨省交易的透明高效,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数据互通与结算自动化,为全国性虚拟电厂网络的构建积累了 “广深经验”。广深售电虚拟电厂接入 5G 基站储能,可调负荷达 3.5 万千瓦。
展望广东电力市场,广深售电正加速布局 “虚拟电厂 + 区块链” 技术,打造透明可信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试点项目已实现东莞、惠州 500 + 分布式资源的区块链确权与交易结算,交易效率提升 30%,结算误差小于 0.1%。我们的技术研究院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虚拟电厂数字孪生系统,可模拟极端天气、电网故障等场景下的系统响应,提前优化调度策略。选择广深售电虚拟电厂,就是选择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共享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红利。广深售电虚拟电厂单日响应负荷 22 万千瓦,创区域纪录。珠三角工业售电项目
广深售电聚合虚拟电厂资源超 80 万千瓦,服务珠三角 300 余家企业用户。珠海市企业售电业务
虚拟电厂和负荷聚合商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资源聚合范围虚拟电厂:聚合范围广,涵盖分布式电源(如分布式风电、光伏等)、储能、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多种资源,地域限制小。负荷聚合商:主要聚合电力用户的可调节负荷,如工商业用户的空调、照明、生产设备等,侧重于用电侧资源。功能特性虚拟电厂:可参与需求侧响应,提供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多种服务,与大电网紧密互动,能迅速响应电网的需求变化,智能调控。负荷聚合商:集中管理、优化分配客户侧的用电负荷,重点在于需求侧管理,灵活性相对偏低。珠海市企业售电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