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性能可以与麦芽糖醇、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和蔗糖相媲美。Ohmori认为赤藓糖醇的低吸湿性、快速结晶能力和低胶黏性使其成为包衣材料的良好选择。
Cargill ( 嘉吉)公司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基于赤藓糖醇的硬质包衣,并正在申请专利[8]。
Cerestar公司已经获得基于赤藓糖醇和山梨醇的无糖硬质包衣**。
综上所述,以赤藓糖醇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包衣改良剂如胶黏剂、助流剂等,制作无糖包衣技
术上可行;另外,赤藓糖醇具有无可比拟的低热量、防龋齿、抗氧化等特性。因此,赤藓糖醇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的包衣原料应用于制药工业。 赤藓糖醇基本不吸湿,其他糖醇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不吸湿就加大了应用领域。可食用赤藓糖醇营养表
1.2生理功能及代谢特征
1.2.1代谢独特产能低
赤藓糖醇在小肠易于吸收,大部分能进入血液中循环,*有少量直接进入大肠中作为碳源发酵。由于人体缺乏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进入血液中的赤藓糖醇不能被消化降解,只能透过肾从尿液中排出体外这一独特的代谢特征决定了赤藓糖醇低热值的特性。据文献报道,进入机体内的赤藓糖醇有约80%经小肠吸收并从尿液中排出,20%左右进入大肠进入大肠中的**多有50%被细菌利用其他经由粪便排出体外。由此得知摄入的赤藓糖醇只有5%~10%代谢产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而赤藓糖醇的能量值为0.2kcal/g~0.4kcalg ,*为蔗糖能量的5%~10%,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比较低的一种。 可食用赤藓糖醇营养表可广泛应用于包衣、压片辅料、吸入剂载体/赋形剂等领域。
我国中国台湾学者Shie-Jea lin等筛选到28株赤藓糖醇产生菌其中166-2菌株可以发酵30%的葡萄糖产生赤藓糖醇
111.0g/L。江南大学、江苏省微生物所等单位也开展了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工作多数仍处于研究阶段应用于生产的报道很少。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自1992年开始致力于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技术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从花粉、蜂蜜等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耐高渗酵母菌经过自然分离、多次复合诱变、驯化等,菌株耐高糖能力为50%以上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100m2发酵罐发酵赤藓糖醇产率为180g/L以上转化率超过50%。
③止咳糖一般是由多种精细糖分混合添加水揉制成团状的坚固粘合物,然后干燥压制成的一种冰糖类产品。多羟基化合物如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和乳糖醇等添加在止咳糖中可以获得低热值、抗龋齿的产品。用赤藓糖醇、乳糖醇和结晶麦芽糖醇的混合物可替代传统蔗糖原料生产止咳糖,除了低热量和清凉的效果之外,赤藓糖醇还具有乳糖醇和结晶麦芽糖醇所没有的良好质地和不吸湿性。
④把赤藓糖醇作为一种填充物加入冰糖中,可以为冰糖带来良好的清凉口感。而且赤藓糖醇快的结晶速度使冰糖在无水环境下可快速方便的制成,且这样的冰糖在干燥的无包装环境下也可以有良好的保质期。 要想获得较高质量的功能性或低热量的焙烤产品,赤藓糖醇是一种被证明非常好的原料。
1.1.1甜味特性
赤藓糖醇甜度是蔗糖甜度的70%~80%,在口中有清凉感,甜味**,无后苦味,与糖精、阿斯巴甜等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甜味特性良好,能掩盖不良味感。
1.1.2耐热耐酸性
赤藓糖醇耐热性很强在高温条件下( 160℃)也不会分解,适用的稳定pH值范围较宽,对酸和热稳定不分解、不变色、不发生美拉德反应,特别适用于对色泽要求严格的食品加工。
1.1.3溶解性、溶解热及吸湿性
赤藓糖醇在20℃时溶解度*为37%大约是山梨醇溶解度的50%,在制作高甜度食品时为防止结晶析出,保持食品的质构稳定应和其他糖醇混合使用。赤藓糖醇溶解热高是葡萄糖的3倍为-96.86kJ/kg ,溶于水会吸收较多的能量,食用时有一种凉爽的口感特性。赤藓糖醇结晶性好不吸潮在20℃、相对湿度为90%时仍不吸潮特别适用于加工巧克力糖果等食品。 赤藓糖醇溶解时吸收 大量热量(179 J/g) ,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这种效应在溶解过程中的感觉是舒服的。可食用赤藓糖醇营养表
因溶解度较低(与蔗糖相比),易结晶,适于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巧克力和餐桌糖等。可食用赤藓糖醇营养表
4赤藓糖醇在全球相关
应用法规
日本:批准赤藓糖醇直接作为食品配料。
美国:赤藓糖醇获得FDA于1997年批准了
GRAS认证。WHO/FAO:WHO/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会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并对其毒性进行***评估,对其ADI不做规定。
澳大利亚新西兰: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品配料。
欧盟:批准对赤藓糖醇ADI值不做规定,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不能无限制的用于所有食品。
加拿大:允许赤藓糖醇作为食品甜味剂使用。
中国: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中。
目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俄罗斯、以色列、南非、欧盟、加拿大及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允许赤藓糖醇用于食品中。 可食用赤藓糖醇营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