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处在网络的一些交换机对这个参数是有要求的。大家不妨考虑下这种状况:某台核心交换机用 16 个千兆端口连接 16 栋楼宇内的交换机,这台交换机会要求 16 个端口同时通信,并可能带宽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它需要至少 16G 的交换总容量,才能满足网络需求,这也是我们以后选择交换机交换容量的一种参考。同时我们还要为未来升级预留扩展,那么为其准备 1 倍的升级空间,即此设备比较好有 32G 的交换总容量。为了让大家对交换机的这个能力有个印象,我们举一些例子,如一般厂商的系列交换机中,低端部门工作组级交换机的交换容量一般是 2G 左右,汇聚层设备一般为 20G 左右,设备从 30G到 180G 不等。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方法;海南设备以太网测试
以太网帧的概述:
以太网的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成为可以被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据帧(成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依被封装的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的长度也在变化,其范围是64~1518字节(不算8字节的前导字)。
/域
(Collision):在以太网中,当两个数据帧同时被发到物理传输介质上,并完全或部分重叠时,就发生了数据。当发生时,物理网段上的数据都不再有效。
域:在同一个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
影响产生的因素:是影响以太网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的存在使得传统的以太网在负载超过40%时,效率将明显下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同一域中节点的数量越多,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诸如数据分组的长度(以太网的比较大帧长度为1518字节)、网络的直径等因素也会影响的产生。因此,当以太网的规模增大时,就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的扩散。通常的办法是使用网桥和交换机将网络分段,将一个大的域划分为若干小域。
山东设备以太网测试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有哪些;
以太网分类
一、标准以太网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带宽”。·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比较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比较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T使用双绞线电缆,比较大网段长度为100m;·1Base-5使用双绞线电缆,比较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10Broad-36使用同轴电缆(RG-59/UCATV),比较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10Base-F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这样的网络很复杂,而且它的建立和维护也很昂贵。每个协议都需要各自的实施程序、安装人员和培训。相比之下,以太网提供了将适用于运动、安全等的不同网络融合到经济高效的基础架构上的可能性,该架构布线更容易,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并能适应未来要求。
以太网提供了不同网络融合的可能性。
EtherNet/IP协议体现了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融合的作用。通过使用TCP/IP和UDP/IP等标准以太网技术、辅以CIP Sync(用于实现分布式时钟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同步)等特性,集成的交换式系统可以同时适应商业和工业应用。 工业以太网的构成及重要性能介绍;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是一种基于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完成以太网数据帧转发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上用于链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插口称作端口。计算机借助网卡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网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每个端口都具有一个MAC地址,由设备生产厂商固化在设备的EPROM中。MAC由IEEE负责分配,每个MAC地址都是全球***的。MAC地址是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前24位由设备生产厂商标识符,后24位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的序列号。
交换机在端口上接受计算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帧,根据帧头的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然后将该数据帧从对应端口上转发出去,从而实现数据交换。 对于10G以太网的信号测试需要多高带宽的示波器?山东HDMI测试以太网测试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分类有哪些?海南设备以太网测试
为什么叫以太网?
以太网这个名字,起源于一个科学假设: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么光呢?在外太空没有空气光也可以传播。于是,有人说光是通过一种叫以太的物质传播。后来,爱因斯坦证明以太根本就不存在。大家知道,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么光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比如,地铁车厢里面的人看见您在车厢里原地踏步走,而位于车厢外面的人却看见你以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但光的运动并不是这样,您无论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它的运动速度始终都是299 792 458/秒。这个问题困惑了很多科学家,难道牛顿定律失灵了?一个来自瑞士专利局的职员,名叫爱因斯坦的人在1905年发表了篇论文,文中提到,无论观察者以何种速度运动,相对于他们而言,光的速度是恒久不变的,相对论便由此诞生了。 海南设备以太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