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焊接工艺评定的详细解释:定义:焊接工艺评定是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它是焊接工作的重要前期准备,涵盖了焊前准备、焊接、试验及其结果评价等多个环节。目的:评定施焊单位是否有能力焊出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焊接接头。验证施焊单位所拟订的焊接工艺规程(WPS或pWPS)是否正确。为制定正式的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焊评全称焊接工艺评定,是为验证焊件焊接工艺正确性而实施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焊接工艺评定必须记录坡口缺陷的修补工艺参数。浙江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
焊接工艺评定的基本程序:这包括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制定评定方案、焊制并检验试件、编制评定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或称焊接工艺卡)。编制和下达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任务书的主要作用是明确评定任务,其关键内容涵盖:评定目的、具体指标、需评定的项目,以及负责评定任务的部门和人员资质要求。评定指标的设定:这一环节需依据相关规程和钢材焊接性等基础理论,来确立各项技术指标。参照《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9的规定,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指标)必须与母材相匹配,或至少达到母材规定值的下限。杭州国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规范焊接工艺评定的断口金相分析可揭示微观组织形态特征。
主要检验项目有:(1)拉伸试验 (尺寸试样):①试样的余高以机械方法去除,与母材平齐。②试件的厚度:厚度小于30mm时可用全厚度试件,厚度大于30mm时可加工成两片或多片试样。③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下限。④异种钢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较低一侧母材下限。⑤两片或多片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每组试样的平均值不超过母材规定值的下限。(2)冲击试验:对承压、承重部件只要具备做冲击试样条件者,均应进行冲试验,因此,当满足下列条件时要做:①当焊件厚度如不足取样(5?0?5mm)时,则可不做。②当焊件厚度≥16mm时,需做冲击试验, 10?0?5mm.③评定合格标准:三个试样平均值不应低于相关技术文件规定的下限,其中一个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
钢材焊接工艺评定:(1)钢材类级别划分;(2)钢材类级别在“评定”中的基本规定;(3)异种钢的划分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含义是:异种钢焊接接头钢材组合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金属组织类型相同化学成份不同,如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的焊接接头,它们均属珠光体组织类型,且物理性能差别较小,只是化学成分不同;另一类为金属组织类型和化学成分都不相同而物理性能差别较大,如低合金珠光体钢与高合金马氏体钢或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该评定通过检验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认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合理性,较终为制定正式焊接工艺文件提供技术依据。焊评过程覆盖工艺验证、质量验证及技术文件生成,构成焊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焊接工艺评定应匹配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要求。
焊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会熔化,并与焊缝金属相结合,成为焊缝金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材料的选定和变更对焊接接头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然而,市场上焊接材料种类繁多,这给“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评定”,我们通常将焊接材料按照类级别进行划分,这与钢材的选用原则相似。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参照相应的规程和表格,更高效地开展“评定”工作。评定报告是工艺评定的总结性文件,对指导焊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焊接工艺评定的渗透检测适用于非磁性材料的缺陷检出。浙江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
焊接工艺评定需制定焊后热处理制度如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浙江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
弯曲试验:为使弯曲试验对塑性测定更趋于合理,新规程做了如下规定:弯曲试验方法按GB/T232金属弯曲试验方法进行。弯曲试验条件规定为:试样厚度≤10,弯轴直径(D)4t。支座间距(Lmm)6t+3,弯曲角度180度。对于标准和技术条件规定延伸率下限值小于20%的钢材,若弯曲试验不合格,而实测值延伸率<20%,则允许加大弯轴直径进行试验,弯曲到规定角度后,每片试样的拉伸面上,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内任何方向上都不得有长度超过3mm的开裂缺陷,棱角上的裂纹除外,但由于夹渣缺陷所造成的开裂应计入。浙江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