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是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光盘和IC 卡等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产生的。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这还只是电子病历应用的起步。电子病历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中定义为: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电子病历系统的传送速度快。中小医院病历质控
电子病历是已执行的病人医疗过程的记录,也是将要执行的医疗操作的依据;病历内容不管是患者医疗信息还是患者个人的隐私都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必须要建立一套安全机制。这一机制要覆盖病人信息不同表示形式的各组成部分,要控制到具体的病人。它要实现对信息的使用者进行授权,哪些人对哪些信息可以修改,哪些人对哪些信息可以阅读;同时对一些重要的操作要进行追踪记录。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需要长期保存。但电子病历信息数据量大,不可能所有病人信息长期联机保存。作为电子病历系统,不只要实现病人信息的长期保存,而且在发生故障时,病人的信息都不能丢失,在需要时还要能提取出来。为此,要建立分级存储结构,实现海量存储和实时存取的统一;对过期病人的病历,实现自动备份;对需要提取的病历,提供恢复联机状态工具;在发生故障后,能将数据恢复到断点状态。中小医院病历质控医务人员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方便地存贮。
为什么需要电子病历替代纸质病历?检查、医疗、监护等技术的发展,甚至于包括管理技术的发展都在否定传统病历。按照病案管理的初衷,所有患者相关资料较后都应集中到病案中进行统一保管。X线片较先脱离病案而单独管理,病理切片、涂片更是从来没有归入病案,CT、B超、核磁等各种成象造影检查,围手术监护、透析医疗、康复医疗等等种种检查医疗获得的大量的信息均被保存在病案之外,进入病案的只是简短的报告或是部分简略的影象资料,有的除了医嘱和病程日志外甚至什么具体资料都没有留到病案中,这些信息资料被分散保管在各专业部门或被丢弃。而电子病历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散管理并在理论上收集完整的各种分散管理的资料。
莱文电子病历系统以《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要求为参照进行,能够不同类型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审需求,是临床业务系统的中心。系统包括门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护理电子病区、专科电子病历、医疗文书、病历质控、病历管理、无纸化病案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等子系统,提供完整、规范的电子病历管理功能。莱文电子病历系统支持将电子病历以PDF格式输出存储,严格控制严禁篡改、伪造、隐匿、抢夺、窃取和毁坏电子病历,确保电子病历的安全性。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第十三条。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并不是具体的业务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许多医院相继建立起医院范围的信息系统,为我国电子病历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纸张病历,发展电子病历的意义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结合医疗知识库的应用,通过校验、告警、提示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差错。(2)为医护人员提供完整的、实时的、随时随地的病人信息访问,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3)为医疗管理、科研、教学、公共卫生提供数据源。(4)通过医疗信息共享,支持病人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连续医疗。(5)通过电子化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优化医院内部的工 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收集和录入数据的工作量。中小医院病历质控
电子病历系统为结构化、模块化结构设计。中小医院病历质控
为什么需要电子病历替代纸质病历?传统病历是被动的、静态的、孤立的,电子病历是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传统病历完全不具有电子病历的第二方面功能,即没有主动性和智能,不能关联相关知识。纸病历放在那里,可以被阅读,也可补充新内容,但其内容与内容之间无法建立有机联系,病历内容与患者的实际状态完全脱节,病历内容与其相关知识没有连接, 病历只能完成顺序不变的记载作用。电子病历的变革性,在于其储存的信息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关联的、动态的,不再只是块状信息,而是知识的整合。新补充的信息会与已存在的所有信息建立必要的联系, 变换结构,根据现有的知识、规律、规则、先例,对患者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主动提示相关医生或病人;提出检查、医疗计划等。中小医院病历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