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可以发挥作用的价格传导机制缺失,风险的叠加使卡在中间的售电公司变成了持续亏损的“堰塞湖”。7月2日,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局发布《关于防范化解广东电力市场零售合同结算风险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对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签订固定价差模式零售合同,且约定价差与批发市场月度综合价差严重倒挂的,支持合同双方商签补充协议。这份通知,被售电公司看成“救火队员”。7月的广东,酷暑难耐,蒋科每天顶着烈日,忙着求客户改价。然而事实上,这更多的是售电公司的一厢情愿,用户买账的并不多。在国家降电价政策之下,用户习惯了粗放的降电价合同,形成了“你在批发侧拿优惠,必须在零售侧给我降价”的甲方思维。推动技术升级降低固废产生强度。江门正规售电/直购电
有售电公司负责人记得,去年底的长协采购过程中,电厂“杀价”很快,以53.51厘/千瓦时(5分35)的度电折让价格只出现了两三天,多数时段的折让价格是在3分/千瓦时左右。而广东相当一部分售电公司给用户的折让价格普遍是5分左右,三分钱的折让价格意味着售电公司每度电将亏损两分钱。“肯定是有犹豫,就想着去现货市场赌一把”。与中长期交易不同,电力现货交易为实时交易、实物交割,所有物理电量均在现货市场买卖。根据交易规则,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通过集中竞价、按节点边际价格出清的市场化交易方式,开展现货电力交易。2020年8月,广东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中,由于现货出清价格较低,售电公司大赚了一笔。不少售电公司认为即使拿不到长协电量,只要开展现货月,赌一把还是能弥补亏损,甚至有点小收益。广州售电/直购电合作2021年12月结算正式结果已发布,售电公司A亏损10万元,尚未缴纳。
售电和直购电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和电力市场规则决定的。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价格确定过程:售电价格:售电价格是由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电力市场通常由发电企业、输电企业、配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组成。发电企业根据其发电成本和市场需求制定售电价格。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售电价格的波动。直购电价格:直购电是指大型工业用户直接从发电企业购买电力,而不经过配电企业。直购电价格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根据电力市场规则和供需关系进行定价。直购电价格可能会受到电力市场价格、供应能力、交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电力市场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可能有所不同。此外,的政策和监管也可能对电力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具体的价格确定过程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而异。
企业直购电的优势之一在于绿色能源选择的增加。企业可以直接选择来自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力,如太阳能和风能,实现用电的绿色转型。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形象,也迎合了社会对环保的日益增强的需求。直购电业务提高了电力采购的透明度,使企业能够清晰了解电力的来源和成本。这为企业更好地进行用电预算和规划提供了支持,使其能够更科学地管理成本,提高了成本效益。通过直接与电力生产商合作,企业还能够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这对于制造业的生产计划和业务运营具有积极的影响。企业直接参与电力采购流程,更能够实现用电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对我国来说,电力市场至今还是个新生事物,而且是个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强的市场。
增强电网薄弱区域供电保障能力。在供电能力不足的偏远地区,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的电网末端,合理布局电网侧新型储能或风光储电站,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在电网未覆盖地区,通过新型储能支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满足当地用能需求。延缓和替代输变电设施投资。在输电走廊资源和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如负荷中心地区、临时性负荷增加地区、阶段性供电可靠性需求提高地区等,支持电网侧新型储能建设,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降低电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成本。提升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围绕相关部门、医院、数据中心等重要电力用户,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研究极端情况下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储能设施集中调用机制,提升系统应急供电保障能力。 “稳步推进售电侧改编,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成为本轮电改的重点任务之一。新型售电/直购电电话
一是向用户和零售商提供电能计量数据;二是为零售市场提供保底供电服务。江门正规售电/直购电
广东以售电公司作为考核主体,“偏差考核”已成为影响售电公司利润一大把。2020年,广东的售电公司净利润大增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针对售电公司的考核费用有2000万元,比2019年的考核费用降低了3000万元。售电公司透露,今年2月,公司的偏差考核费用就超过了200万元。相关数据显示,2月,广东被考核的售电公司比重达72.3%,较1月多出近30个百分点,需求侧偏差考核费用0.35亿元,在售电公司2月总净利中占比达58%。在刘凯看来,这对于售电公司并不公平,“偏差考核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巨额罚款,对于发电侧却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还有一些小补偿。”更让民营售电公司叫屈的是,广东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产生的数十亿元的高额“阻塞费用”,今年由售电公司分摊。阻塞盈余是指由于输电阻塞引起的交易盈余。去年,广东“阻塞费用”是由发电侧主体分摊。如今,售电公司认为,简单将阻塞费用分摊给发电和售电的任意一方都有失公允,售电公司作为代理商没有结算权,只收取微薄的价差代理费用,难以承担全部分摊责任。江门正规售电/直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