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链轮是链传动系统中的主动链轮,直接与动力源(如电机、发动机)连接,通过齿形啮合带动链条运动,将动力传递至从动部件,普遍应用于输送机、摩托车、农业机械等设备。其结构由轮齿、轮毂和动力输入轴连接部分组成,轮毂与动力轴通过键连接、花键配合或法兰固定,传递扭矩时无相对滑动。链轮直径和齿数根据传动比设计,通常为从动链轮的 0.5-2 倍,确保输出转速和扭矩匹配工况需求。与从动链轮相比,驱动链轮承受更大的驱动力矩,齿面接触应力更高,因此结构强度和耐磨性要求更严格,是链传动系统的动力输出重心。链轮传动有一定缓冲性,能承受轻微冲击。东莞市平衡链轮生产

非标链轮的安装维护需遵循定制化要求,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传动稳定性。安装时需确保链轮与轴的同轴度≤0.1mm/m,两链轮的平行度≤0.2mm/m,可通过百分表或激光对中仪校准。张紧度调整需适中,链条下垂量应为两链轮中心距的 2%~3%,过紧会加剧磨损,过松易跳齿。日常维护需定期(运行 100~500 小时)检查链轮磨损情况,齿厚磨损量超过原尺寸的 15% 时需更换;齿面出现点蚀、胶合等缺陷时,应及时修磨或更换。润滑方面,根据工况选用润滑油或润滑脂,重载场合用极压锂基脂(滴点≥180℃),高速场合用全合成齿轮油(黏度指数≥140),每运行 200 小时补充一次。在粉尘环境中,需加装防护罩,防止异物进入啮合区;在高温环境(>200℃),应选用耐高温材料(如 Inconel 合金)并加强冷却,避免材料性能退化。农业机械链轮供应商链轮轮毂长度需足够,与轴配合长度≥轴径 1.5 倍。

滚子链轮需与链条、张紧装置等部件协同工作,形成高效传动系统。与链条的配合间隙需控制在 0.1~0.3mm,过大易产生冲击,过小则润滑不良,可通过调整轴间距实现。张紧装置(如弹簧张紧轮)的压力需为链条预紧力的 10%~15%,确保链轮与链条始终贴合而不打滑。在多链轮传动系统中,各链轮的节距偏差需≤0.05mm,避免链条因长度差产生附加应力。例如,汽车发动机正时系统中,滚子链轮与链条的配合误差需≤0.03mm,配合张紧器的动态调节,可将传动误差控制在 ±1° 以内,保证气门正时精度。
机械链轮的传动特性与齿轮传动有明显差异,适用场景各有侧重。链传动通过链轮与链条的啮合传递动力,允许两轴中心距较大(可达 10 米以上),而齿轮传动中心距受齿轮尺寸限制。传动比一般为 1-8,单级传动比不宜过大(否则链条磨损不均),传动效率约 93%-97%,略低于齿轮传动(96%-98%),但高于带传动(80%-95%)。传动过程中存在一定冲击和振动,因链条铰链存在间隙,运转时会产生多边形效应(链条运动轨迹呈多边形),转速越高振动越明显,因此链轮传动更适合中低速场景(通常不超过 3000r/min)。链轮传动比固定,不受载荷变化影响。

机械链轮的应用场景集中在需要大中心距、恶劣环境或中等载荷的传动中。农业机械(如收割机、拖拉机)普遍使用链轮传动,因其能适应田间粉尘、振动等恶劣环境,且维护简单。输送设备(如流水线、提升机)用链轮带动链条输送物料,允许较大的中心距,适合长距离输送。摩托车、自行车的传动系统中,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从发动机或脚踏板传递到后轮,结构简单且传动比稳定。此外,在矿山机械、纺织机械中,链轮能承受粉尘、潮湿等环境影响,比齿轮传动更耐用,但不适合高精度、高速传动场景。链轮在冶金设备中,耐高温适应恶劣工况。东莞市机械链轮
链轮轮毂与轴多为键连接,传递扭矩可靠。东莞市平衡链轮生产
双排链轮的参数匹配需兼顾链条型号与传动需求,排距、节距与齿数是重心指标。排距必须与配套双排链条的排距严格一致(公差 ±0.05mm),如 16A 双排链条排距为 30.16mm,对应链轮排距偏差需控制在 ±0.03mm 内,否则会导致链条偏磨。节距需与链条节距相同(如 25.4mm),齿数选择需考虑传动比与冲击载荷,低速重载时选 17~25 齿(减少每齿受力),高速传动时选 25~40 齿(降低多边形效应)。轮毂直径需比轴径大 20%~30%,以保证强度,键槽采用双键或花键设计(传递扭矩>500N・m 时),防止打滑。例如,在轧钢机辅传动中,双排链轮节距 50.8mm、齿数 21,搭配对应链条可实现 150kW 功率传递,传动效率达 95% 以上。东莞市平衡链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