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编制仪器计划 企业用能设备一般包括电气设备、暖通空调、热力设备、动力设备等。因此,现场诊断阶段,需针对电力参数、环境参数、温度压力参数、流量参数等进行检测,一般需要配置相应的便携式能效诊断仪器。 (5)编制能效测试方案 针对重点用能设备,需开展专项能效测试,对测试工况及双方配合有要求的需编制详细的测试方案。明确人员配合、设备工况、设备切换、测试时间等详细要求,确保测试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6)资料收集 企业能源审计小组应协助收集企业资料、生产系统、产品资料、财务数据、设备资料等。什么是能源审计报告?企业能源咨询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费用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流程: 1.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能源管理因素及可控能源因子。 2.贯标培训 3.管理体系策划 4.管理体系文件化阶段 5.体系运行 6.认证申请:组织需要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7.初步审查:认证机构会对组织的进行初步审查,包括对组织的的环境、安全、能源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8.现场审核:认证机构会派员到组织现场进行审核,包括对组织的能源管理标准、流程、设备、记录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 9.审核结果评估:认证机构会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估,判断组织是否符合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 10.认证证书颁发:如果组织通过了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认证机构将会颁发认证证书。企业能源咨询机关单位节能诊断报告编制“能耗双控”考核指标也出现不足,它未区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洁能源发展。
六、实施激励措施 为了激发员工参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应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例如,可以设立节能奖励制度,对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还可以将节能目标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使节能工作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七、强化监督考核 为了确保节能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定期对节能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此外,企业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核,以确保节能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推进节能工作。通过树立节能意识、化生产流程、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能源管理、开展节能合作、实施激励措施以及强化监督考核等措施的实施,企业不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还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也将为企业树立良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能源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企业组织的活动和过程及其要素不断的化,通过厉行节能的监测、能源的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以及企业组织能耗的计量与测试、企业组织能量平衡的统计、管理的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和节能考核等这些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及有效性,从而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企业预期的能源消耗以及使用目标。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ISO50001主要用于任何机构,不论其经营规模、制造行业或所在位置怎样。本标准规定主要用于干工业生产设备、商业设施或整体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特别是在钢材、黄金屋、煤炭、神力、化工、工程建筑、造纸工业、纺织、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很多企业都不具备三级计量的条件,企业不知道能源是如何被消耗掉的,也不知道如何评价能源的利用水平。
自查与现场审查相结合:要求企业对照审查规范先行开展自查,报送自查材料,由审查组进行资料审查达标后,再赴企业进行现场审查,提高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效率。 检查与法规宣贯相结合:主动上门服务,宣贯能源“双控”、节能降耗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思想重视程度,引导企业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增强企业抓能源计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审查与技术帮扶相结合:在审查过程中,既严格按规查问题、又倾心帮扶解难题,在审查组的帮助下,企业按要求逐项开展整改,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上台阶。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核查工作,提升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和节能减排效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苏州能源咨询生产企业能源审计
检查与法规宣贯相结合。企业能源咨询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费用
(2)技术节能分析 ①与国内外同类工艺流程企业产品(或工作量)综合能耗及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差距的节能潜力分析。 ②按能源介质(系统)进行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环再的节能潜力分析。 ③按工序(单元)进行使用环节的节能潜力分析。分析每个工序(单元)能源的种类、流向、用途、能源利用效率及热平衡情况,以及主要用能设备(装置)经济运行情况。 ④在工序(用能单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工序(用能单元)间能源消耗的互相影响及其节能的潜力,对可能的技术改善机会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的节能潜力进行分析等。 (3)管理节能分析 ①分析企业现有能源管理机制的缺失或不足对节能的影响。 ②分析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缺失或不足对节能的影响。 ③分析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执行与落实过程中的不足对节能的影响。 ④分析改进企业能源管理手段或者工对节能的影响。企业能源咨询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