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周期系零族元素。元素符号Ne,原子序数10,原子量。是一种希有元素。1898年英国拉姆齐和特拉弗斯从空气中发现。空气中含量×10-3%(体积)。工业上利用分馏液态空气法制备。处理88千克液态空气可得1克氖。也可从合成氨的尾气提取氖。工业生产的氖装在高压钢瓶中。氖无色无臭无味,分子由单原子组成。熔点为℃,沸点℃。密度(标准状况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现尚未发现化合物。电流通过低压氖气时,会发出明亮的红色辉光,利用此性质制作氖信号灯、霓虹灯和测电笔中的氖泡,也用于荧光灯、气体导电灯和高压测试仪中。电子管、辐射计数器、测量宇宙辐射的电离室中都需充入氖气或氦气。氖与氦的混合气体用作原子气体激光发生器的工作物质。充有低压氖气的二极辉光放电管常用于电子电路中。氖大量用于高能物理研究。溶解度[2]不同温度和盐度下氖的溶解度可由溶解度公式(见气体溶解度)计算出来。大洋中氖的分布概括于下表。表中列出大洋不同范围内氖测定值的饱和偏差值(见气体饱和偏差)和标准偏差。表中数据表明:(1)深层海水氖的饱和度高于表层水;(2)大洋中氖含量均处于过饱和状态。用途[3-4]氖气用作氖灯充气、放电管。氖气会发光发热,双金属片在这种温度环境中金属片会伸张与固定电极接触,是一种工作状态,电路接通。黑龙江工业氖气
所以他提议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列入一族新的化学元素,暂时让氦和氩作为这一族的成员。他还根据门捷列夫提出的关于元素周期分类的假说,推测出该族还应该有一个原子量为20的元素。在1896~1897年间,莱姆塞在特拉威斯的协助下,试图用找到氦的同样方法,加热稀有金属矿物来获得他预言的元素。他们试验了大量矿石,但都没有找到。他们想到了,从空气中分离出这种气体。但要将空气中的氩除去是很困难的,化学方法基本无法使用。只有把空气先变成液体状态,然后利用组成它成分的沸点不同,让它们先后变成气体,一个一个地分离出来。把空气变成液体,需要较大的压力和很低的温度。而正是在19世纪末,德国人林德和英国人汉普森同时创造了致冷机,获得了液态空气。1898年5月24日莱姆塞获得汉普森送来的少量液态空气。莱姆塞和特拉威斯从液态空气中首先分离出了氪。接着他们又对分离出来的氩气进行了反复液化、挥发,收集其中易挥发的组分。1898年6月12日他们终于找到了氖(neon),元素符号Ne,来自希腊文neos(新的)。氖,原子序数10,原子量为,是一种稀有的惰性气体。1898年由英国科学家拉母赛和特拉弗斯发现。在大气中的含量按体积算为。有三种同位素:氖20、氖21和氖22。黑龙江工业氖气氖气可用于产生氖气激光器,用于科学研究、医疗材料加工等领域。
光纤光谱仪:光纤光谱仪通常采用光纤作为信号耦合器件,将被测光耦合到光谱仪中进行光谱分析。由于光纤的方便性,用户可以非常灵活的搭建光谱采集系统。光纤光谱仪的优势在于测量系统的模块化和灵活性。其基本配置包括一个光栅,一个狭缝,和一个探测器。近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探测物质发出的近红外光谱,来分析物质的各种参量。
主进料空气压缩机组、任选的涡轮空气回路和增压器空气回路共同包括“热端”空气压缩回路。类似地,主换热器或初级换热器、基于涡轮的致冷回路的部分和蒸馏塔系统的部分被称为通常容纳在一个或多个绝缘冷箱中的“冷端”系统/设备。热端空气压缩回路在图1、图3和图6所示的主进料压缩机组中,进入的进料空气22通常被抽吸穿过吸气过滤器外壳(asfh)并且在多级中间冷却的主空气压缩机布置24中被压缩至可介于约5巴(a)至约15巴(a)之间的压力。该主空气压缩机布置24可包括串联或并联布置的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级或直接驱动压缩机级。离开主空气压缩机布置24的经压缩空气26被进料至具有一体式除雾器的后冷却器或(未示出),以移除进入的进料空气流中的游离水分。通过用冷却塔水冷却经压缩进料空气,在后冷却器中将来自主空气压缩机布置24的压缩级的压缩的压缩热移除。来自该后冷却器以及主空气压缩布置24中的一些中间冷却器的冷凝物输送到冷凝物罐,并且用于向空气分离设备的其他部分供应水。然后将冷却且干燥的经压缩空气进料26在预纯化单元28中纯化以从该冷却的干的经压缩空气进料中移除高沸点污染物。如本领域所熟知。只在一些仪表、电光源、低温研究以及配制深海潜水呼吸气等领域应用工业气体。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还记得中学化学元素周期表上这一串字符吗?元素周期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看起来深奥的化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美国化学学会会员李力红说:“你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一切都与化学物质有关。听觉、视觉、味觉和触觉都涉及你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化学不仅限于烧杯和实验室,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越了解化学,就越能感触我们的世界。”氢H1号元素——产生的一种元素,并且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元素。她是轻的元素,从水到星星,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中都可以找到她。氢气极易飘浮,所以我们给她画上了一对翅膀。氯Cl这个家伙佩戴着充气浮臂和呼吸管,准备在泳池里游一会儿——他是一种气体,但是通常在游泳池里发现他,因为他能够净化泳池里的水。钴Co这个家伙是一种灰色的金属,他的名字来自德语单词“goblin”,意思是“妖怪”,因为早期的钴矿工人认为钴被妖怪诅*了。我们将他画成妖怪的模样来帮助小朋友记住他。临界温度:℃临界压力:2720kPa临界密度:压缩系数:温度(℃)压缩系数。黑龙江工业氖气
在示踪粒子检测器中,工业气体氖是火花室和电子流室常用的填充气。黑龙江工业氖气
23个电子,求此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设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x+y=37x+8y=23解得x=1,y=2答案:所求化学式NO2。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的原子个数:例:质量相等的SO2和SO3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解析: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二者的**小公倍数是320,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物质的质量相同,转化为分子个数SO2为320/64=5,SO3为320/80=4,即5SO2与4SO3质量相同,所以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4×3)=10:12=5:6。四、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式计算:例: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钠原子与硫原子的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因而混合物中钠、硫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比)也是恒定的。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可建立如下关系式。Na——S4632x32%46/32=x/32%解得x=46%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利用平均值法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找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均值(包括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再根据数学上的平均值原理。黑龙江工业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