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山东大学和当地药企共同建设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药物与健康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和专业化孵化服务平台,成立于2012年12月,单独事业法人单位。自2015年单独运营以来,研究院以建设“符合国际规范与标准的单独第三方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医药科技成果专业化转化、孵化平台”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面向鲁中、服务山东、辐射全国”的区域性医药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中心,每年为超500家医药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淄博医药企业实现全覆盖),并培育了则正医药、五源本草、立博美华等42家医药企业。研究院化学合成药物平台可开展药物以及中间体的化学合成、药物分析、药物模拟设计和药物分子筛选等工作。烟台亚硝胺基因毒杂质研究所
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被授予“山东大学校友之家”牌匾,以表彰我院在整合校友资源、服务地方、服务学校发展方面做出的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院将进一步贯彻山东省、淄博市和山东大学的相关要求,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凝聚团结广大淄博校友,整合多方资源优势,共同推动淄博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山东大学校友会是经民政部注册、教育部主管,由山东大学校友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于1988年5月22日正式成立。校友会旨在继承和发扬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加强海内外校友之间的联系。烟台制剂基因毒杂质研究单位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人才研发团队主要由海外归国人员、国内高校院所学者、企业高层技术人员组成。
在外部审计方面,2018年,通过NMPA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场核查;2019-2020年,先后协助客户完成美国FDA项目申报注册3个;通过新华-百利高、华润双鹤、东诚药业、红日药业、陕西万荣、迪沙药业等60余家企业的现场审计核查。生物医药研究院拥有180余人的专职技术服务与研发团队,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员65%以上;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5项,到位经费7400余万元;合作建立院企实验室7家。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 是由淄博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山东大学和当地药企共同建设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药物与健康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和专业化孵化服务平台
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技术服务团队:目前40余人,硕士学位及以上人员占80%以上,主要负责生物医药各技术单元的管理与运营,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主要通过项目引进的方式组建,自2015年至今共引进26人,主要由海外归国人员、国内高校院所学者、企业高层技术人员组成,主要围绕选定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孵化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高校联盟技术支持团队主要依托驻淄博的9所高校研究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乌克兰国家等离子技术研究院)为纽带,以项目为中心整合各研究院高校相关的技术力量,为项目研发和重大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持。研究院化学合成药物技术平台包括合成实验室、仪器室、药物设计/计算机辅助室、分析室等四个功能区域。
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基因毒研究:1、业务介绍,基因毒研究是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基因毒性杂质研究中心的主要服务,本中心是专业从事化学合成原料药、辅料、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研究的单独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2017年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和CMA认证资质。目前本中心拥有600MHz核磁共振仪、LC-MS/MS、GC-MS/MS等多种优良分析仪器。全职工作人员1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80%以上,可从事遗传毒性杂质鉴定、制备、分离、检测等工作。2、服务内容,可提供满足数据合规性要求的基因毒性杂质研究服务,能够针对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基因毒性杂质提供风险评估、方法开发、方法验证、样品检测、质量标准制定等解决方案,涵盖起始物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高校联盟技术支持团队:主要依托驻淄博的9所高校研究院为纽带。烟台亚硝胺基因毒杂质研究所
研究院功能实验室占地面积1.2万㎡,分为技术研发与中试研究两大板块,共设有15个功能单元(在建3个)。烟台亚硝胺基因毒杂质研究所
需要根据注射剂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并根据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研究结果确定所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合理性,在稳定性的研究中一定要考察样品倒置稳定性,以研究内容物与胶塞等密封组件的相容性。重点建设以下四项评价指标:相容性阈值的设定、确定准确提取条件、待检测物质谱、毒理评估的相关指标。注射剂滤芯相容性研究:主要研究注射剂过滤灭菌系统的相容性,包括滤芯材料的溶出研究,滤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滤芯中潜在有毒添加剂的研究以及安全性评价。烟台亚硝胺基因毒杂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