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在临床前药物质量研究、杂质研究、基因毒性杂质研究、包材相容性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先后成功的突破一批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如:攻克生物样本分析技术(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两组分等效性研究方法)、遗传毒性杂质研究(建立同时测定二甲双胍中亚硝胺类遗传毒性杂质NDMA、NDEA含量的方法)、优良制剂技术(缓控释技术、透皮技术、脂质体技术)、医(药)用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等。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基本涵盖化学药物、生物技术制品、天然药物(含中药)三大药物类别的技术服务。中药原料药药物质量研究
我院召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4月15日,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召开“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该项目由我院中药与健康产业技术中心与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首批项目包含20个品种。此次项目研究,我院将按照《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申报资料目录及要求》,重点研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部分,包括TLC鉴别、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等,同时我院已具备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科研能力,包括原料研究、辅料研究、标准汤剂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质量相关性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药品检验报告、药包材研究等。中药原料药药物质量研究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药物质量研究中心解决方案涵盖起始物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
生物医药研究院包括分子生物学室、分离纯化室、合成室、发酵室、高温室、仪器室、细胞房、动物房等八个功能区域,拥有AKTA快速纯化系统、离子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多肽合成仪、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仪、全波长酶标仪、发酵罐、各式离心机、研究级倒置显微镜、超滤系统、超纯水系统等180余台设备,可开展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生物多糖的制备和结构分析、寡糖的合成、生物药物活性评价和给药系统研究、抗体制备等工作。天然药物模块包括粉碎提取室、浓缩纯化室、分离与合成室、仪器分离室等四个功能区域,拥有各类仪器设备近60台,可开展中药和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有效化学部位的制备、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等工作。
生物医药研究院在CNAS体系试运行一年后,于2015年7月完成了CNAS认可的网上申请工作,并于2017年1月进行了现场评审。在对实验室的运行体系、管理要素及技术要素等进行了评审后,研究院各项考评指标顺利通过CNAS现场审核,并得到**组的高度好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CNAS认可在国内和国际上均被高度视为是技术能力的可靠标识。通过CNAS认可,研究院将本着“科学严谨、诚信高效”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院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人才培育与汇聚、科技交流与合作、校地校企共建等工作。
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2021年启动“智慧数字共享实验室”建设,同年9月6日当选为“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信息与智能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在外部审计方面,2018年,通过NMPA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场核查;2019-2020年,先后协助客户完成美国FDA项目申报注册3个;通过新华-百利高、华润双鹤、东诚药业、红日药业、陕西万荣、迪沙药业等60余家企业的现场审计核查。研究院拥有180余人的专职技术服务与研发团队,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员65%以上;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5项,到位经费7400余万元;合作建立院企实验室7家。研究院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目前40余人,主要负责生物医药各技术单元的管理与运营,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中药原料药药物质量研究
研究院中心设有药用材料、医用材料、药物分析、样品稳定性考察、样品准备、IT机房、收样室等多个功能科室。中药原料药药物质量研究
1.能在专业机构数据库中查找到TD50值(50%病症发生率)的亚硝胺类杂质根据ICHM7(R1),应使用来自较为敏感性别和物种的较为敏感目标组织的TD50值来计算可接受的摄入量。亚硝胺类杂质致病症风险高,根据ICHM7(R1),应使用来自研究设计完善的致病症性试验中的较低TD50值,或与人类风险评估较为相关的种属、性别和病症发生组织部位的较低TD50值来计算可接受摄入量,设定对应病症发生风险为十万分之一,人体体重统一按50kg计算,则该亚硝胺类杂质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cceptableIntake,AI)为:TD50(mg/kg/天)×50kg/50000。中药原料药药物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