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一般情况下氮化后直接使用)。由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弓虽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先进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保证氮化层质量。钢在氮化后,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氮化处理温度低,变形很小,它与渗碳、感应表面淬火相比,变形小得多。钢的软氮化:又名氮碳共渗;氮碳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氮碳共渗又称作 。目前以气体氮碳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广。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咬合性渗氮(软氮化)的常见缺陷氮化处理方法有气体催渗、液体催渗、固体催渗。中山小型氮化处理对比
软氮化:学名‘氮碳共渗’,早期把苏联(俄罗斯)的液体法翻译为‘低温 ’。现在国内流行的有气体法、无(低)毒液体法和离子法。渗入钢表面的元素以‘氮’为主,同时添加了‘碳’。碳的加入使表面化合物层(白亮层)的形成和性能得到某些甚至是明显的改善。这里要强调一下,和渗氮不同的地方是:氮碳共渗的着眼点是希望获得一定厚度(一般为10~20μm,也有要求20μm以上的,目前实验室里据称在碳素钢上曾经达到的厚度为110μm)硬度高、脆性小、没有或很少疏松等性能优良的白亮层,至于次表面的扩散层,按照钢种和使用要求不同虽然有时需要作某些调整,但处于次要地位了。氮碳共渗的适用 ,几乎覆盖所有常用钢种和铸铁。以碳素钢为例,按照氮碳共渗处理的温度分为铁索体氮碳共渗(520~590℃)和奥氏体氮碳共渗(600~720℃),处理的时间一般为2~6小时,前者获得的白亮层为铁氮化合物,后者快冷后在铁氮化合物层的下面还有一层含氮奥氏体+马氏体层(5~12μm)。为了增强和改善白亮层的性能,我国的热处理工作者还采用了在渗氮的同时又单独或组合添加硼、氧、硫、稀土等元素,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大都不同程度的取得看得出来的效果。韶关什么是氮化处理价格咨询离子渗氮时氮的迁移主要是通过铁原子的溅射和氮化铁沉积过程来实现的。
氮化处理是将钢铁零件放在渗氮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层的热处理工艺。(1)氮化处理优点经氮化处理的零件具有以下优点:①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对38CrMoAlA等氮化钢制零件,氮化后的表层硬度可以提高到HV1000~1200,相当于HRC70左右。这显然是一般淬火或渗碳淬火处理达不到的。尤其宝贵的是,这种高硬度可在500℃左右长期保持不下降。由于硬度高,耐磨性也很好,能抗各种类型的磨损。②较高的疲劳强度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的各种氮化物相的比容比铁大,因此氮化后表面产生了较大的残余压应力。表层残余压应力的存在,能部分地抵消在疲劳载荷下产生的拉应力,延缓疲劳破坏过程,使疲劳强度 提高。同时氮化还使工件的缺口敏感性降低。一般合金钢氮化后,疲劳极限可提高25%~35%;有缺口的试样,可提高2~3倍。③较高的抗咬合性能一些承受高速相对滑动的零件很容易发生卡死或擦伤,而氮化零件在短时间缺乏润滑或过热的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具有较高的抗咬合性能。④较高的抗蚀性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氮化物层, 地提高了抗腐蚀性能,并能抵抗大气、自来水、水蒸气、苯、油污、弱碱性溶液的腐蚀,保持了良好的抗蚀性。
氮化处理的缺点由于氮化温度低,所以氮化速度远比其它化学热处理如渗碳慢得多。例如获得1mm深的渗层,用渗碳处理,只要6~9h,而获得0.5mm深的氮化层,用普通气体氮化,需要40~50h。所以氮化是一种成本高、费时、费电、效率极低的热处理工艺。另外,氮化处理一般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成分的钢种,如含有Cr、Mo、Al、W、V、Ti等合金元素的钢种,否则难以达到氮化处理对性能的要求。尽管有这样的缺点,但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机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往往用普通的热处理甚至渗碳也无法满足,因此氮化仍在工业中得到较 的应用。离子渗氮炉操作要点:根据工艺需要、工件复杂程度及变形要求等实际情况,控制冷却速度。
对于工件一炉批量处理时,要使各零件和阳极之间有大致相等的距离,各件相互之间也应距离均匀。总的原则是尽可能使各个零件的吸热和散热条件一致。根据这个准则,我厂在实际装炉过程中,把零件顺着阳极摆成一圈或错落摆成几圈,这样虽然 了炉膛中间宝贵的有效空间,但保证了炉温的均匀,效果良好。对于小批量工件需拼炉处理的,应尽量要求这些零件的表面积与重量之比接近。当然,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不可能刻意去追求这种完美,但对于套类零件和实心零件,若两者同炉,由于零件的“形状效应”,套类零件要比实心零件升温快,同时套类零件的内壁散热损失小,造成了其温度比实心件高出很多,因此切忌套类零件和实心零件同炉处理。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珠海什么叫氮化处理性能
离子氮化工艺技术的难点:零件表面产生弧光放电(打弧)造成等离子不稳定或高洁净工件表面损伤。中山小型氮化处理对比
氮化又称渗氮,它是将氮原子渗入钢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过程。氮化处理是利用氨在一定温度(500~600℃)下所分解的活性氮原子向钢的表面层扩散,而形成铁氮合金,从而改变钢件表面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氨气在400℃以上将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H3→2N+3H2分解出的氮原子被工件吸收从而形成氮化层。渗氮可以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硬度(可高达1000~1200HV),耐磨性能及疲劳强度,并具有渗碳得不到的耐腐蚀性能;而且由于渗氮温度比渗碳温度低得多,渗氮后又不需要进行热处理,所以渗氮后的变形很小,因此在工业上获得了 的应用。中山小型氮化处理对比
广东衡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前身为广州市衡创表面热处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 旧厂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后因发展需要,工厂于2020年整体搬迁至佛山市南海区,并重新注册公司为“广东衡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发展,2021年在东莞市设立“东莞市衡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分公司,同步开展真空热处理业务。目前佛山厂房和东莞厂房面积各1000平方米。公司目前拥有包括离子氮化炉、气体氮化炉、蒸气氧化炉、真空油淬炉和真空气淬炉等热处理生产设备。团队骨干成员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并依托华南理工大学30多年的离子渗氮处理加工经验、雄厚的科研和检测实力,以努力打造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离子渗氮企业为已任,同时为满足各客户需要,开展各种热处理加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