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指挥一般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前指需要具备,应急通信能力,在三断情况下,现场应急指挥设备应该具备应急通信能力。目前可通过窄带集群对讲集成,将现场对讲机接入现场应急指挥箱。通过配套的宽带LTE基站,或宽带自组网系统,快速展开应急现场下的通信覆盖,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通信保障,实现现场的音视频及信息沟通。同时通过卫星地面站通信,实现现场应急指挥系统与指挥中心建立网络连接,实现音视频及信息交互,在三断情况下,应急指挥现场情况的掌握,指挥指令的顺畅传达。应急通信指挥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设施和技术。标准式应急通信指挥

典型的应急通信服务需求包括以下几种。(1)视频传输。为了应急响应行动,应急响应人员通常需要分发重要信息。这时,可能需要实时将祝频传输至指挥/控制中心。典型的场景包括火灾现场视频传输到消防部门指挥中心或是附近分布的消防员;另一个场景是人员集中、游街,当打斗事件发生时能将实时视频传输至警察部门。电力抢修可以把抢修的现场情况实时回传到电力调度中心。(2)音频/语音。过去十几年问,在两个同等用户之间己建立稳固的语音服务应用,以支持公共安全操作。陆地移动无线电(Landmobileradio,LMR)提供半双工操作,需要用户按键说话。同时,公共安全通信体系正努力实现全双工公共安全语音传输服务。标准式应急通信指挥有效的应急通信指挥需要注重保密性和安全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应急事件,较为迫切的要求是恢复较低标准的通信链路,用于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并允许受灾人员与外部进行沟通。通常,自然灾害或认为大规模袭击等事件发生后,基于固定基础设施的通信系统和网络及供电系统可能遭受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通信保障,必须考虑应急需求的特殊性,即事件的突发性、地点的不确定性及容量的不可预期性等;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应急通信系统在复杂的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便于灵活地组织应用。因此,应急通信与一般的通信系统相比会涉及更普遍的研究领域和职能部门,通过合理组织、运用各种通信技术和手段,在应急通信框架内互为补充,提升灾害的回复能力和救援效果。
地面指挥中心和应急通信车分别配备独自的调度系统,调度机和视频服务器可作为主从关系存在,现场应急通信车中的设备可以实时将现场数据上传至指挥中心总服务器,作为二级调度系统或视频会议系统的分会场;在卫星链路有压力或失效的情况下,现场应急车调度系统自成体系,完全可以独自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可通过现场应急通信车的视频服务器召开局部视频会议、对本地视频信息进行录像和保存,很大程度可减少卫星链路压力。二级分布式调度系统,可协同工作,可互为备份,可分担压力,是整套系统的优势所在。组织良好的应急通信指挥能及时有效地响应紧急情况。

应急指挥中心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普遍,担负着应急情况下的指挥调度,通信保障,资源管理,预案管理等任务。应急指挥中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早期的独自化应急指挥中心,到分散化,分级化,移动化的应急指挥心发展。从单一的指挥通信手段,向融合化,集成化,多样化的指挥调度手段发展。指挥手段各个方面融合C4ISR的设计理念。在这种大的前提下,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概念应运而生。应急指挥中心,一般分为前指和后指。后指一般指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指挥中心,是一个超大型的集成体,由众多的软件,硬件资源构成。应急通信指挥需要制定专业的通信应急预案。标准式应急通信指挥
应急通信指挥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专业水平。标准式应急通信指挥
应急通信的特点:地点不确定性:大多数情况下,突发事件发生的地点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无法预知地震、大型火灾和水灾、瘟疫及一些活动的发生地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地方均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而地点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是区域地理特征的明显差别,如山区、沙漠、沿海、城市、岛屿等,这对于通信保障要求均有不同。应急通信设备可能通过车辆、人、牲畜等方式到自然灾害现场,因此需要对设备的体积、质量结构等参数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自然灾害所在的区域环境可能非常严酷,所以通信设备也要考虑能满足在严酷的环境下通信;另外自然灾害现场还要考虑到通信设备的供电问题。标准式应急通信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