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制备器-培养基使用规程:1.目的:规范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使用和管理。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培养基的储存、融化和废弃等。3.职责,3.1检验人员:按照本规程规范使用培养基、定期检查培养基是否失效。3.2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监督检验人员规范使用培养基。4.使用程序,4.1培养基的储存,4.1.1除特殊说明和标准规定,通常情况下基础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应在4℃冰箱中保存不超过3个月,或在室温(20℃)下保存不超过一个月。触控界面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人工干预误差风险。实验室培养基制备器售后
培养基的使用:1.琼脂培养基的融化:将培养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其他有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压锅中的蒸汽)融化。经过高压灭菌的培养基尽量减少重新加热的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培养基融化后立即移开,室温静置片刻(约2min),以免玻璃容器发生破裂。融化后的培养基放入47℃~5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冷却到47℃~50℃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培养基的类型、体积和在水锅里的分装量。融化后内培养基应尽快使用,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h。剩余的培养基固后不得再次融化使用。特别是灵敏性培养基,应根据相关标准,缩短融化后放置的时间。实验室培养基制备器售后培养基制备器外控高低电平控制启停,正反,简易分装,光耦隔离;外控模拟量调节转速!
微生物限度:细胞培养基不是无菌产品,其中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吸收细胞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滋生繁殖,导致细胞培养基变质失效。控制细胞培养基中细菌和霉菌,是延长细胞培养基有效期的方法之一。清大天一在参考《中华人民当地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第100页的口服给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并严于该标准,规定细胞培养基产品的细菌数每1g不得超过200个,霉菌数每1g不得超过50个。称取样品1g,加入无菌纯化水10mL溶解,混匀即得试样。按中华人民当地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查项目为细菌数、霉菌数。检查法采用平皿法。
培养基的配制:1、配料: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水,按照配方称取各种药品,加足所需水量(一药一勺,取药后立即盖上瓶盖)。2、溶解:淀粉溶解: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加热溶解,特别是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一定要煮沸,琼脂的熔解温度95-97℃,且需要边加热边搅拌以防止烧焦。3、调PH:用1N的盐酸或1N的NaOH把培养基调节到所要求的值。4、过滤:滤纸或棉花进行过滤。5、分装:一般培养基放在三角瓶或试管中灭菌使用。(1)三角瓶:若作静置培养,则10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较多不能超过15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否则灭菌时培养基沸腾容易污染棉塞,造成染菌;若作摇瓶培养,则15-2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保证通气良好。(2)试管分装:液体培养基一般装4-5ml,约试管的1/4高度。固体斜面培养基一般装3-4ml,约试管的1/5高度。6、包扎:分装好后,塞上棉塞,在用牛皮纸将棉塞包裹好,防止灭菌时水份进入把棉塞弄湿。7、灭菌:按配方上要求的温度、压力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如果灭菌的温度太高,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培养基中的糖、氨基酸会使培养基的颜色变深。全自动培养基制备仪主要特点:具有快速升温和迅速冷却功能!
培养基的分装: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容器装盛量的2/3。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须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分装时好好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分装琼脂斜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3底层和1/3斜面的量为洽当。分装容器应预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培养基于一小玻璃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好终pH之用。液体溢出报警需检查容器装载量是否超标。实验室培养基制备器售后
培养基制备器勿将血清置于37℃太久。若在37℃放置太久,血清会变得混浊!实验室培养基制备器售后
微生物检验培养基制备的要点:培养基溶化,将中海培养基纳入烧杯容器中,加小适量的水,缓慢加水并用玻璃棒小幅度搅拌。倘若培养基中不含琼脂,则不需要对培养基加热;相反含有琼脂,就需要用本生灯/电磁炉加热煮沸。待培养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如准备的北京中海培养基较多,在不锈钢锅中融化加热,可以用温水加热,需不停搅拌,防止焦化。如果不小心出现焦化现象,则制备好的培养基将无法使用,必须重新配制中海生物培养基。不要使用铜或铁容器溶解制备培养基,因为铜或铁容器可能会导致容器内培养基中铜、铁超标,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培养基中铜含量大于0.3毫克每升,细菌不适宜生长。铁含量超过0.14毫克每升,防止细菌产生有毒的。容易发生反应和沉淀的药物应单独溶解,然后加入培养基中,如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实验室培养基制备器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