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的区别和特点;一、结构不同1、串联机器人:由刚度很大的杆通过关节连接起来的,除了两端的杆只能和前或后连接外,每一个杆和前面和后面的杆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2、并联机器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单独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二、特点不同1、串联机器人:需要减速器;驱动功率不同,电机型号不一;电机位于运动构建,惯量大;正解简单,逆解复杂。2、并联机器人:无需减速器,成本比较低;所有的驱动功率相同、易于产品化;电机位于机架,惯量小;逆解简单,易于实时控制。三、应用场合不同1、串联机器人: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各种机床,装配车间等。2、并联机器人:主要用于精密紧凑的应用场合,竞争点集中在速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动态性能等方面。勃肯特(余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并联机器人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吉林并联机器人设计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新能源行业应用,电容自动装箱系统,一台机器人可以满足单道循环流水线120罐/分钟的装箱速度,装箱环节采用特定的抓手,气缸夹取模式,抓手可以随意更换,能更方便的抓取不同型号大小的电容,兼容性强,换取速度快的特点,能在快捷的生产车间及流水线上,做出惊人的反应,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动力电池测试分拣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26650圆柱动力电池低压测试分拣,可兼容18650,21700等圆柱形动力电池,即80个电池盒每小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食品行业并联机器人厂家勃肯特机器人致力于提供 并联机器人,有需求可以来电咨询!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积木装托项目应用,积木套装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机器人从仓库中取出这些零件颗粒再放入分拣机中,零件通过自动化设备抓取后汇总到一个包装中,对于准确装盒类产品的包装,客户希望投产机器人设备,一次性放置到位,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装盒过程数量,形状放置无误差.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主轴承盖自动分拣项目应用,主轴承盖产品经链网输送线输送,由人工实现分拣,摆放,现生产线人数为6人,8小时完成分拣数量约为人均500件/天,而且由于工件种类繁多,差异性小,人眼识别出错率极高,客户需要就速率与出错率予以改善,以提升生产线整体有效性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制药行业三边封颗粒袋装盒应用案例,多台单列机将颗粒袋进行一次包装(装袋)后,颗粒袋沿滑槽汇聚至输送线,并由输送线输送至机器人下方,通过编码器、视觉的配合,完成物料的随动抓放,完成自动化入槽,并直接对接装盒机。整个过程免去了颗粒袋出料收集、搬运、人工入槽等一系列人工操作。完成由单列机到装盒机的全自动化流程。物料输送,三边封颗粒带经单列机一次包装后,由滑坡下滑至水平输送线。多台单列机平行摆放,每台的下滑道占据输送线一定宽度,在输送线上呈现多道来料的情况。后输送出袋装室,再经过上坡,输送至机器人抓放区域。抓放入槽,配合机器人视觉与输送线编码器完成物料随动抓取,并放入挡板输送线上方的缓冲槽内。缓冲槽经过积料、放料将整盒物料漏入挡板间。如果存在漏抓情况,机器人则将物料投放至回料区域,保证装盒准确率。自动装盒,装盒挡板输送线前方通过推入机构将整盒物料推入装盒机内。自动装盒机完成装盒作业。勃肯特(余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 并联机器人服务,期待您的光临!
研究解决高速并联机械手的设计问题,是实现该类机械手高速和高加速运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高速并联机械手的设计,围绕其拓扑结构创新、尺度参数设计、精度分析、动态分析、运动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针对机械手的运动特性,下面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一是以往针对某一机械手开展设计研究,未建立统一指导该类机械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二是机械手各种数学模型(运动学、刚体动力学、弹性动力学)间尚未建立有效且直观的联系,未形成可同时指导该类机械手跨模型设计的体系和方法;三是缺乏可充分表征该类机械手运动高速和高加速特性的性能评价指标。所以,研究可统一指导该类高速并联机械手跨模型的参数设计方法,探索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性能评价指标,对于丰富高速并联机械手的设计理论,推动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联机器人服务,就选勃肯特(余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并联机器人设计
勃肯特机器人为您提供并联机器人,有想法的可以来电咨询!吉林并联机器人设计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输液袋自动摆盘系统应用,此系统满足了自动上盘和自动摆盘的需求。适用于100ml、250ml、500ml的非PVC输液袋摆盘。速度可以达到150包/分钟。即使抓取500ml输液袋,速度也能达到100包/分钟.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注射器后道自动装箱系统应用,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医疗耗材的后道自动化装箱,可以完成来料的整理、装箱、封箱等一系列动作,速度可以达到60板/分钟。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可满足药品的快速分拣、搬运及包装需求,同时有针对制药行业的纯净版机器人,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吉林并联机器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