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绳驱动连续体机器人标定方法》一文中,宁波大学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李法民等研究团队针对绳驱动连续体机器人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积(POE)公式的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建立了连续体机器人的运动学与误差传递模型,并通过较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与补偿。实验中,团队利用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精确获取机器人末端位姿,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与实物样机验证。结果显示,标定后机器人位置精度提升32.23%,姿态精度提升81.64%,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项研究为连续体机器人控制精度提升提供了可行途径。运动捕捉系统在动画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让角色动作更加逼真自然。新型运动捕捉系统按需定制

运动捕捉系统的应用领域:运动捕捉系统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电子游戏开发、体育科学、医学研究、虚拟现实等领域。在影视行业中,运动捕捉技术被用于创作动画角色的运动,提高动画表现力和真实感;在体育科学中,可以用于分析运动员的动作姿势,改善训练方法和预防运动伤害。3.类型:运动捕捉系统可以根据其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惯性式运动捕捉系统、磁性式运动捕捉系统等。不同类型的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4.优势:运动捕捉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度还原性的运动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运动过程。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可以实时捕捉和记录运动数据,快速生成模型和动画,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5.局限性:运动捕捉技术虽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设备成本高昂、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受到环境影响等。在使用运动捕捉系统时,需要谨慎评估其适用性和成本效益。总的来说,运动捕捉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技朋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运动捕捉系统将继续在影视、游戏、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创新。江西常用运动捕捉系统上海逢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运动捕捉系统”在机器人动作控制领域应用很广。

MIQUS的链接很便捷,是由单根菊链式数据及电源线串联而成。MIQUS运动捕捉相机产品规格:1.相机输出模式:标记点坐标影像;2.标记点支持:被动标记点;3.相机材料:对流冷却,铝制和塑料机身;4.频闪:不可见红外光(102NIRLEDs@850nm);5.链接:菊链式单根数据及电源混合线;6.操作温度:0-35C;7.相机尺寸:1408784mm(5.53.43.3英寸)重量:~0.7kg(1.54lbs);8.OQUS兼容:No.MIQUS动作捕捉相机比其他动作捕捉系统运用更少的链接线和更少的系统搭建时间......
全环境适应能力:科研探索不仅限于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可能需要在极端环境下运行,服务机器人面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Qualisys系统具备优良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室内户外全天候稳定运行,无惧强光、雨水和极端温度。依托主动滤波与太阳滤镜等光学配置,并结合IP67防护外壳(-15℃至45℃)的工业化设计,系统在复杂户外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依然可靠。同时,Qualisys还提供水下运动捕捉方案,支持在真实介质环境中的实验验证。在标记点配置方面,系统既支持被动反光标记点,也支持主动发光标记点。常规实验适合使用被动标记点;而在大空间实验中,可采用主动标记点,较多可管理740个单独寻址的主动标记点,特别适合大规模群体与远距离实验。上海逢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运动捕捉系统”为高校科研提供高精度动作捕捉服务。

全新的MIQUS相机是QUALISYS新推出的小型化运动捕捉镜头,镜头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它适合于如机械臂、机器人、汽车NVH测试、生物力学等的小场景动作捕捉应用中,其具有小型、高精度、延迟低等特性。MIQUS共有两个型号:MIQUSM1、MIQUSM3。MIQUS的链接非常简便,由单根菊链式数据及电源线串联而成。MIQUS系统的相机之间只需单条链接线便可组成8镜头动作捕捉系统,也无需数据交换机,完全区别于其他星型结构的网络,这意味着比其他动作捕捉系统更少的链接线和更少的系统搭建时间。通过“运动捕捉系统”,上海逢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动画制作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崇明区运动捕捉系统维修
NakedTraqr线缆和LED未装配,易于个性化定制。欢迎来电咨询!新型运动捕捉系统按需定制
在实验中,团队使用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搭建验证平台,结合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实时获取无人机位姿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单机与多机均能稳定跟踪规划路径,轨迹平滑且未出现碰撞,验证了该方法在真实环境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该研究展示了分块优化+运动捕捉验证在群体无人机覆盖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潜力,为灾害救援、环境监测和jun事侦察等场景下的多机协同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无论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还是跨介质的特种机器人与群体无人机研究中,运动捕捉技术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Qualisys通过高精度的三维位姿数据、低延迟的实时传输以及多环境适应能力,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与验证手段。我们也将持续迭代产品和技术,为机器人研究在标定、验证、训练与评估等环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帮助科研人员更加清晰、准确地“看见机器人每一步”,推动机器人研究不断深入,开拓更多可能。新型运动捕捉系统按需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