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业用电难题 推动增产增收 农村地区灌溉用电难、电价高,以及光伏余电浪费等问题,一直制约农业生产效率。今年,西北某乡村落地分布式光伏+储能+灌溉一体化项目,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发电自用、余电储能、缺电补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能源支撑。
该项目在村里的集体晾晒场、闲置屋顶安装总容量 500 千瓦的分布式光伏板,配套 200 千瓦时的储能系统,同时将村里的 12 眼灌溉机井全部接入能源管理平台。日常运行中,光伏板产生的电力优先供应灌溉机井和村民生活用电,多余电量储存到储能系统中;遇到阴天或夜间灌溉需求增加时,储能系统自动放电补充电力,避免因电网供电不足导致灌溉中断。平台还会结合农田墒情数据(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和天气预报,智能规划灌溉时间 —— 比如预测未来 3 天无雨,会在光伏发电量充足的正午时段自动启动灌溉,既保证作物水分需求,又较大化利用光伏电力。项目运行半年,村里的灌溉用电成本从每度 0.8 元降至 0.3 元(主要使用光伏电力),单眼机井日均灌溉面积从 20 亩提升至 35 亩,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亩均产量增加 12%。此外,储能系统在电网停电时还能作为应急电源,为村卫生室、村委会提供基础电力,提升乡村应急保障能力。
不过,项目推进中也遇到挑战:部分农户的灌溉习惯与智能调度存在问题(如习惯凌晨灌溉),需耐心引导;此外,光伏板在沙尘天气下积灰严重,影响发电效率,而人工清洁成本较高。目前,村委会通过组织农技培训,向农户讲解智能灌溉的优势,逐步调整灌溉习惯;同时引入光伏板自动清洁设备(利用光伏电力驱动),每周自动清洁 1 次,发电效率恢复至沙尘天气前的 95%,进一步保障项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