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负责光通信行业的技术支持从业者,我很近三个月密集对接了5家主攻400G/800G光模块的客户——他们几乎都面临着同一个重要困境:高速率模块中激光器、AWG波分复用器的局部温度超85℃,且量产时要么胶层填充不均,要么挥发物污染光学元件。
而我们的可固型单组份导热凝胶TS 500-X2,正是在这样的实战服务中,成为客户从研发验证到批量量产的“定心丸”。
研发验证期:精确匹配参数,攻克“极限散热+精密防护”双关光通信客户的研发阶段很讲究“数据精确匹配”,上个月帮深圳一家做800G相干光模块的客户调试时,他们的重要诉求很明确:激光器阵列单通道功率达12W,现有材料散热后温度仍超90℃,且调试中发现光学镜片有轻微雾状污染。
我们首先时间带着TS 500-X2的实测方案上门,从三个维度解决问题。
首先是散热参数的精确适配。
我们用客户的散热仿真模型代入TS 500-X2的重要参数——12.0 W/m·K导热率、0.49 ℃·cm²/W热阻,通过热成像仪实时监测:将胶层控制在0.27mm(20 psi压力下的厚度)时,激光器温度稳定在78℃,直接满足客户“低于85℃”的硬性指标。
更关键的是,这个厚度刚好适配他们模块中“芯片-散热基板”的狭小间隙,不用修改已定型的结构设计。
其次是解决“污染隐患”。
客户之前用的导热材料D4~D10挥发物含量超300ppm,我们现场做了对比测试:将TS 500-X2(挥发物<100ppm)与客户原材料分别在100℃环境下恒温24小时,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后,TS 500-X2的挥发物残留量是为客户原材料的1/5,彻底解决光学元件污染问题。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定制化固化方案——100℃/30min的固化条件,刚好匹配客户现有烘箱的工艺参数,无需额外改造设备。
量产落地期:工艺适配+效率提升,打通“规模化生产”堵点研发验证通过后,客户往往会遇到“实验室数据好看,量产出问题”的情况,这也是我们技术支持的重要发力点。
上个月东莞一家做400G光模块的客户,量产时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自动化点胶时胶层厚度波动大,二是挤出速率跟不上生产线节拍。
针对首先个问题,我们的技术团队现场调试了点胶机的压力参数——结合TS 500-X2在20 psi压力下胶层厚度稳定0.27mm的特性,我们建议客户将点胶压力误差控制在±1 psi,同时优化点胶针头的孔径和移动速度,很终胶层厚度波动范围缩小到±0.02mm,完全满足精密装配要求。
针对第二个问题,TS 500-X2的115g/min挤出速率发挥了关键作用——客户原用材料挤出速率是80g/min,我们测算后发现,换用TS 500-X2后,单条生产线的点胶效率提升,每天可多生产数千套模块。
更重要的是“风险前置防控”。
我们提前给客户提供了《TS 500-X2量产工艺手册》,明确了储存条件、点胶环境湿度要求等关键要点,还现场培训了操作人员识别“渗油、气泡”等异常情况的方法。
目前这家客户的量产良率从原来的92%提升到98.5%,售后因散热问题的返修率直接降为0。
长期服务:全生命周期保障,适配“技术迭代”需求光通信行业技术迭代快,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比如现在已有客户开始研发1.6T光模块,对导热率的要求更高。
我们的技术支持不会止于“产品交付”,而是会提前介入客户的下一代产品研发——针对1.6T模块的散热需求,我们已同步提供TS 500-X2的升级版本测试样品,同时分享我们积累的“超高功率器件散热方案库”,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
作为技术支持从业者,我们的重要价值从来不是“推销产品”,而是用产品的性能优势解决客户的实际痛点,从研发参数匹配、量产工艺优化到售后问题排查,提供全流程的技术保障。
TS 500-X2之所以能获得众多光通信客户的认可,本质上是它精确踩中了行业“高速率、小型化、高可靠”的发展节奏,更离不开我们与客户同频的技术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