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10月22日早报 星期三 广东微灵工科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2

10月22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10月22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江苏:打出新一轮稳就业政策“组合拳”浙江舟山:“三稳”举措促就业惠民生河北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行动甘肃金昌:积极落实稳岗返还“免申即享”以政策实效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宁夏同心县发放1.5亿元创业担保** 带动就业2128人甘肃省农林类院校(学科专业)联盟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举办

1来源: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江苏:打出新一轮稳就业政策“组合拳”江苏省人社厅会同多部门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打出新一轮稳就业的政策“组合拳”。



全年开发不少于235万个岗位



全年开发不少于235万个岗位,其中政策性岗位不少于15万个、市场化岗位不少于2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10万个,尤其在市场化岗位开发上更加注重数字经济、低空经济、赛事经济等新经济领域。江苏的稳就业政策注重扩容挖潜,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今年前8个月,全省已归集发布岗位365.7万个,其中市场化岗位117万个。



围绕省“1650”先进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岗位,江苏省人社厅会同省相关部门制定了15个专项培训方案,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和项目制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不少于65万人。



江苏还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依托“就在江苏”开设长三角招聘专区,与贵州、西藏等地实现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不断扩大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供给。



发放“苏岗贷”超1000亿元



江苏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推行涉企政策“免申即享”、惠民政策“直补快办”,“真金白银”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就业政策。



在防失业上,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提高至90%、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30%提高至50%,将“苏岗贷”比较高额度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预计全年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资金超过200亿元、发放“苏岗贷”超过1000亿元。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企业,还可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稳就业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与重点群体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为1年。全年各项稳就业资金预计可超过70亿元。



在促创业上,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机会型创业、发展型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创业就业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实施创业基地积分制动态管理,更加注重支持大学生创业,全力打造“科研成果+创业”“产业发展+创业”“职业技能+创业”“民生需求+创业”等新模式。



“1151”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聚焦重点群体所急所需所盼,制定实施一系列就业增量政策。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5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信息、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的“1151”服务。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调查,逐人摸清基本情况、求职意愿、技能状况、服务需求,分类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见习培训等服务,“一人一策”开展困难毕业生兜底帮扶,优先推送5个高质量岗位信息,做到“一帮到底、不落一人”。对通过市场化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按规定予以安置。对长期失业青年,主动提供岗位对接、就业指导、培训推介等服务,组织开展企业参观、就业沙龙等活动,引导他们走出家门,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对求职受挫、信心不足的失业青年,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求职会诊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投入到求职活动中。



针对困难群体就业,明确对登记失业人员建立“3日内办结登记、7日内主动联系、按月动态跟踪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常住地就业援助政策,允许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大龄、残疾、长期失业、低收入人口等劳动者在常住地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针对大龄劳动者就业,明确对有就业能力和求职意愿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可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求职登记,享受相应公共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今年前8个月,江苏已经为153.8万户参保单位减收失业保险费114.5亿元;为42.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1亿元。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1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浙江舟山:“三稳”举措促就业惠民生浙江省舟山市围绕“稳重点、稳底线、稳基础”三大方向推进就业工作,***筑牢就业保障网。



“稳重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现实需求,持续深化“一人一档”帮扶机制,精细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对接、技能培训等特色服务,为青年群体组织首期求职能力实训学员班,今年已累计为10759名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实施“迁岛乐业”就业帮扶行动,***摸排迁居小岛居民就业状况,今年已累计提供就业服务2355人次,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愿人员就业率达82.3%,低龄老年人等群体100%获得帮扶。



“稳底线”强化重点企业政策支撑。针对出口企业经营压力,***时间启动为影响较大的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预计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稳岗资金4500余万元,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创新政策落地机制,通过“无感智办”“无感智推”“直补快办”等数字化手段缩短资金拨付周期,今年已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88亿元。



“稳基础”加快“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加速形成以市级平台为枢纽、县区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站点为基础、村(社区)服务点为延伸的“四级联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提供“家门口”一站式就业服务,目前已建成101个“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和36家零工市场(驿站),实现重点区域服务全覆盖。持续优化线上服务渠道,上线“舟小聘”微信小程序“银龄乐业”专区,满足低龄老年人灵活就业需求,截至9月底,全市各零工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归集发布零工岗位1.4万余个。



3来源:河北人社网河北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行动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稳就业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和专业高效优势,提升市场化就业服务质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全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力促就业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制造业、外贸企业等重点领域,通过***归集市场就业岗位、精细定向投放求职招聘信息、加密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活动、创新打造数智化就业服务模式、强化规范诚信服务等措施,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重点领域以及城乡社区基层,深入挖掘岗位需求,搭建一体化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开展定制化、个性化招聘活动,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为此,各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向入驻企业、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动员,深挖岗位潜力;精细匹配,提升服务效能;聚焦重点,实施定向支持;优化服务,创新活动形式;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加强自律,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权益,促进和谐稳定;协同发力,共建共享平台,不断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增强稳就业促就业工作实效。



4来源:金昌人社甘肃金昌:积极落实稳岗返还“免申即享”以政策实效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金昌市人社局以积极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直补快办”服务模式为切入点,聚焦政策宣传、信息核验、资金拨付全流程,将惠企政策落实与营商环境优化深度融合,在简化办事流程、加速资金直达的同时,为企业稳定用工、提振发展信心注入“人社动能”,构建起“政策暖企、服务便企、稳定助企”的良性发展生态。



政策宣导精细化

打通营商环境“信息壁垒”



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解决政策“看得见、读得懂、用得上”的问题。金昌人社依托省级参保企业数据库,精细锁定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等不同类型受益对象,摒弃传统“大水漫灌”式宣传,构建“线上+线下”双向宣传矩阵——线上通过***服务平台、企业微信群、定向短信等渠道,将“中小微企业按实缴失业保险缴费60%返还、大型企业按30%返还”的**标准,以及资金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费缴纳、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稳定就业岗位相关支出等用途,“点对点”推送至企业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线下利用“社保进万家”“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社区开展“政策上门”服务,结合企业经营规模、用工需求定制解读方案,确保政策要点精细匹配企业实际需求。同时,针对企业在政策理解、账户维护、信息确认等环节的高频疑问,专门建立稳岗返还微信工作群,安排业务骨干实时答疑,累计解答企业咨询超千次。这种“精细滴灌”式宣导,既避免了企业因政策信息不对称错失红利,也减少了企业“找政策、问流程”的时间成本,让政策红利真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信息核验高效化

破除营商环境“办事梗阻”



“少跑腿、快办事”是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也是金昌人社落实“免申即享”的**方向。全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以“精细化、规范化”为导向,对稳岗返还业务流程进行全链条优化。不再依赖企业主动申报,而是通过社保业务系统自动提取企业参保缴费记录、裁员率等核心数据,经与市场监管、税务部门数据多维度比对筛查后,直接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对筛查通过的企业,系统主动抓取失业保险实缴金额、参保人数、返还比率等关键信息,引导企业通过“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完成信息核对,全程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针对银行账户信息变动的企业,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更新维护,确保资金拨付渠道畅通无阻。这种“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审批中“材料多、环节繁、时限长”的梗阻,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服务送上门”,不仅提升了稳岗返还落实效率,更以***服务的“减法”换取了企业发展的“加法”,让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成为金昌营商环境的“新标签”。



资金拨付直达化

夯实营商环境“资金保障”



对企业而言,稳岗返还资金的及时到账,是缓解经营压力、稳定用工规模的“及时雨”。金昌人社围绕“资金快拨付、企业早受益”目标,构建“审核-拨付-跟踪-应急”全闭环工作机制。经企业信息核对无误后,***时间启动资金拨付流程,依托大数据技术与社保业务系统、银行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返还资金从社保账户到企业指定账户的“直补快办”,全程无人工干预、无纸质流转;同时,安排专人实时跟踪资金拨付进度,与银行系统动态对接核验到账信息,一旦出现账户异常、拨付延迟等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资金足额、及时送达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为993户企业和劳务派遣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335万元,惠及职工6万余人。这笔“真金白银”的快速到位,不仅帮助企业缓解了社保缴费、职工福利等资金压力,更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为企业留住员工、扩大生产注入了“强心剂”。



服务机制长效化

筑牢营商环境“稳定底盘”



落实“免申即享”不是“一次性”的帮扶,而是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就业大局的“长效举措”。下一步,金昌人社将持续把稳岗返还政策落实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一方面深化“政策找人、补贴找企”服务机制,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用工变化动态调整服务方案,确保政策始终精细对接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与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打通数据共享壁垒,推动稳岗返还与社保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惠企政策“打包办、集成办”,形成“一揽子”助企服务体系。通过持续强化失业保险“稳定器”作用,金昌人社正以“免申即享”模式下稳岗返还政策的高效落实为切入点,不断夯实营商环境的“就业稳定底盘”,为全市就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更多企业在质量的营商环境中“留得住、发展好”。


5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宁夏同心县发放1.5亿元创业担保** 带动就业2128人连日来,同心县兴隆乡王团村的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筐筐刚出土的紫薯色泽鲜亮,整齐地码放在田埂旁。几十名妇女围在一起,动作娴熟地分拣、装箱;不远处,小伙子们正将封装好的货箱搬上等候发运的货车。



“这样的忙碌已经持续十多天了。”10月19日,现场组织务工的经纪人杨勇介绍,每天都有40多名附近村庄的妇女来这里分拣装箱,每人一天能挣140元左右。截至目前,*通过他发放的人工工资已超过5万元。预计紫薯分拣工作还能持续20天,将为务工**带来更多收入。



这份丰收喜悦的背后,离不开创业担保**的“精细滴灌”。今年初,同心县禹盛农业发展农场在该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帮助下,申请到400万元创业担保**,专项用于发展蜜薯等特色种植。农场负责人马晓玉感慨道:“从种植、覆膜、浇水,到生长期的管护,再到采收销售,整条产业链已累计带动就业近3500人次,发放工资70余万元。创业担保**不仅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还享受了贴息支持,真是‘及时雨’。”



同心县禹盛农业发展农场的健康发展,是同心县创业担保**政策红利助力产业发展促增收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该县已发放创业担保**586笔,总金额达1.5026亿元,带动就业2128人。其中,个人创业者获贷581笔共1.3366亿元;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获贷5笔,金额1660万元。**支持范围覆盖现代农业、生态畜牧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



“我们将继续优化创业担保**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和精细对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引导金融活水更精细地流向小微企业及初创主体,让更多‘创业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心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6来源:甘肃日报甘肃省农林类院校(学科专业)联盟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举办10月19日,甘肃省农林类院校(学科专业)联盟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暨“宏志助航计划”专场招聘会在甘肃农业大学举办,共提供职位4000余个、就业岗位1.5万余个,吸引了校内外近万名学生参会,线上线下累计接收简历1.1万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千人。



本次双选会采取了“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全国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覆盖农林、畜牧、生物、食品、环境、教育、金融、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领域,为毕业生搭建了一个高质量、多层次的求职平台。双选会现场,还特别设有政策咨询、简历指导、面试模拟等“一站式”就业服务专区,助力毕业生提升求职竞争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