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4G到5GPCB迭代:从普通多层板到高频高速板的升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8

从4G的百Mbps 级网速到5G的Gbps 级体验,背后不仅是基站和手机芯片的升级,更离不开PCB的技术迭代。4G时代,普通多层FR-4板就能满足需求;而5G的高频信号、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天线设计,倒逼PCB向高频高速板转型,这一升级的重要逻辑,就是用更优的材料、结构和工艺,解决5G信号传输的损耗与拥堵问题。


4G时代,信号频率多在1.8-2.6GHz,数据速率蕞高100Mbps,普通8-12层FR-4PCB完全够用,就像城市里的双向两车道,车少的时候不会堵,信号损耗也小。但 5G 带来了新挑战:一是高频信号易损耗,Sub-6GHz频段的信号在传统FR-4板里传输 10cm,损耗会比4G高30%;若到毫米波频段,损耗更是直接翻倍,相当于信号走一半就衰减没了。二是高速数据易拥堵,5G 基站要支持64甚至128天线的Massive MIMO,需要PCB同时传输上百路高速信号,传统多层板的布线密度根本不够,容易出现信号串音。


PCB的信号损耗主要由基材的介损决定,数值越小,信号跑得越远、越稳。这是4G到5GPCB基材的重要升级点:4G时代:90%以上用普通FR-4基材,Df 在0.012-0.015之间,成本低、易加工,刚好适配4G的中低频信号。5G Sub-6GHz:主流换成BT树脂基材,信号传输10cm的损耗比FR-4低40%。5G毫米波:必须用 PTFE基材,这是目前介损蕞低的商用基材。基材升级不是越贵越好,而是按需选。5G 基站的数字模块仍可用FR-4,只在射频、光模块等高频区域用BT或PTFE,这样能平衡性能与成本。


5G的多天线和高速信号,要求PCB有更高的布线密度和更合理的层间互联,这就需要从层数和工艺两方面升级:层数:4G基站PCB多为8-12层,5G直接跳到16-24层,部分毫米波基站甚至用32层板。额外的层数不是浪费,而是用来做信号隔离,比如把高频射频线路放在单独的2-3层,用接地层隔开数字线路的干扰,避免串音。工艺:4G用普通蚀刻工艺,线路间距蕞小80μm;5G要上mSAP/SAP,能做出50μm以下的精细线路,相当于把双向两车道扩成双向四车道。同时,激光钻孔技术和背钻技术也成标配。



从4G到5G的PCB升级,不是凭空创新,而是需求推着技术走:当5G需要低损耗,就有了BT/PTFE基材的普及;当5G需要多信号并行,就有了层数增加和mSAP工艺;当5G需要高频兼容,就有了毫米波专属的PTFE板和精细钻孔技术。现在,随着5G-A的推进,信号频率向100GHz延伸,数据速率向10Gbps+ 升级,PCB还在进一步迭代,比如研发 Df≤0.0015的新型PTFE基材,探索40层以上的HDI结构。对PCB行业人员来说,理解这一需求 - 性能 - 技术的升级逻辑,就能更精确地把握 5G 及后续通信技术的 PCB 设计方向。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