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10月17日早报 星期五 广东微灵工科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7

10月17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10月17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山东省启动“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今年起郑州市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776元甘肃省印发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一件事”方案四川达州:“三全”举措助力脱贫劳动力增收顾家两不误河北邢台市平乡县:绘就高质量就业新图景安徽池州东至:机制革新 “解纷” 前端预防 “止争”

1来源:大众日报山东省启动“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2025年“秋招”已***展开。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印发《关于面向2026届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明确自今年10月至明年7月期间,将针对2026届高校毕业生密集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实现就业服务对在校大学生的***覆盖,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根据《通知》,系列活动将构建“1+6+13”服务模式,即以各高校普遍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为**载体,通过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6个方面进校园,具体开展岗位对接、职业培训、创业陪跑等13项就业创业服务活动,通过打造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服务网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服务机制。



《通知》提出,将重点依托“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系列活动,为毕业生提供质量高效的招聘对接服务。高质量组织“职通央企国企”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央企国企岗位。遴选一批大学生质量创业项目,按照“一项目一建档”原则,量身定制陪跑计划,提供政策服务、创业培训、导师陪伴、载体孵化等全要素服务。积极构建大学生“新职业**、新技能驱动、新场景支持”专项培训活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及民生服务保障等新职业新业态,开展应用技能类培训,创新组织实施校园微培训项目,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为更好助力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通知》要求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为城乡居民比较低生活保障家庭毕业生、特困人员毕业生、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家庭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以及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的毕业***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简化申报程序,加快资金拨付,确保政策应享尽享。(记者 齐静)


 

2来源:郑州日报今年起郑州市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776元近日,市医保、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合发布郑州市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今年起,郑州市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调整。



我市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郑州市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776元。其中,市本级(含市辖区)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为:**财政补助420元、省财政补助56元,市财政补助150元、区财政补助150元。各县(市)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为:**财政补助420元、省财政补助84元,市财政补助38元、县(市)财政补助234元。



**、省属、市属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财政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为776元,其余财政补助资金来源渠道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我市明确,郑州市居民(含居住证持有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与去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持平。其中,驻郑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作为特殊参保群体,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90元,与2025年省定个人缴费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市财政给予补助,鼓励按学制一次性缴纳至毕业年度,趸交期内财政补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为积极支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新生儿出生当年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资金承担。



郑州市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连续参保激励约束机制按规定执行。



我市严格落实困难**个人参保资助政策,对特困人员、孤儿给予全额资助,对比较低生活保障对象给予95%的资助,对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家庭成员按照省定要求参照比较低生活保障对象给予95%的资助,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保边缘人口和困境儿童给予80%的资助。县级以上**规定的其他人群的个人参保资助费用,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研究解决。(记者 王红)


 

3来源:兰州日报甘肃省印发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一件事”方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大数据中心近日联合印发《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一件事”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落实国家及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以优化***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为**,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更便捷的就业帮扶服务。



《方案》明确总体目标:2025年底前,通过构建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升级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遵循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联动办结原则,整合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电子就业创业证申领、培训意愿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个人求职申请、失业登记注销、就业登记等8个高频关联事项。通过精简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少跑动次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诉求快速响应的集成服务模式,实现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一件事”在甘肃省范围内跨部门跨层级联动办理。



围绕这一目标,《方案》从四方面明确具体推进路径。在服务标准化建设上,按照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个流程、一套指南要求,***梳理联办事项办事场景,细化8个***服务事项的设定依据、实施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等要素信息,通过表单去重整合、申报材料精简、办事流程优化,厘清串并联关系,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理,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相关工作方案已同步印发实施。



在业务系统整合方面,依托甘肃***服务网和“甘快办”移动端“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服务专区,优化整合业务办理流程。在***摸清各单事项业务办理系统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持续升级系统功能,推进8个关联事项业务协同联动,明确业务流转方式及实现路径,完成部门间业务系统对接,确保申请信息按流程流转至相应部门办理系统受理,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流转、如期反馈。



在窗口服务优化上,依托县级***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进一步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与水平,及时协调解决办理中的问题。同时完善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明确工作职责、服务内容与保障机制,为申请人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及帮办代办服务,实现一窗受理、按责转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出件。



在诉求响应能力提升方面,充分发挥12345***服务便民热线作用,将就业帮扶“一件事”纳入服务范围,梳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知识库,为**提供政策解答与业务咨询服务,确保热线受理事项“接诉即办”。结合服务流程与标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政策解读,并及时答复甘肃***服务网政民互动留言、“陇商通”涉企诉求办理平台等渠道的反馈问题,推动**诉求按时解决。



据了解,《方案》的实施,将有效**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事项多头跑、材料多、时限长的问题,为稳就业、保民生提供***服务支撑,切实提升**办事获得感与满意度。


 

4来源: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站四川达州:“三全”举措助力脱贫劳动力增收顾家两不误为解决部分脱贫劳动力“就业远、顾家难”问题,四川省达州市从全领域精细挖掘岗位、***提升技能水平、全链条优化就业服务三个方面下功夫,让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28.1万人。



全领域挖岗位,就业空间到村。加强与福建福州、浙江舟山等38个城市的劳务协作,组织化输出就业20.5万人。同时联动人社、教育、卫健等12个部门开发社区治理、农技推广等紧缺岗位2.1万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特色产业建成71个特色产业工坊,吸纳就业3.2万余人;盘活闲置资源,创新推出社区“微工厂”模式,成功帮助1.2万余名**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发村道保洁、河道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1万余名。



***提技能,增收赋能到人。根据脱贫劳动力年龄、技能和个人意愿,采取“订单式”“订制式”培训方式,分级分类开展新型农机手、乡村建设工匠等示范培训班,实现“培训即就业”。依托“竹蔑匠”“宕渠裁缝”等特色劳务品牌,邀请技术**,组织脱贫人口2100余人开展纺织、手工等实用性技能培训。联合“茶妹子”“田城农技”“田城电商”等劳务品牌,举办生态种植、病虫防治、电商直播等“田间课堂”,培训村民400余户。



全链条优服务,就业保障到家。建立“企业下单—平台派单—微工厂接单”的订单分拨机制,依托“蜀我·会找活”数智平台184家劳务专合社,将订单分发至社区“微工厂”。依托就业服务V3.0系统,对脱贫人口、残疾人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动态归集12万余条劳动力信息,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一人一策”定制帮扶措施。推行人社服务“社区通办”,将就业补贴申领、高龄补贴办理等经办权限下沉社区;在重点社区设立人社服务“流动窗口”,选派业务骨干轮岗答疑,打通人社服务“***一百米”。


 

5来源:河北人社网河北邢台市平乡县:绘就高质量就业新图景今年以来,平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以“稳总量、拓增量、提质量”为**,打出服务升级、技能赋能、担保**、政策扶持“组合拳”,有效**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愁”的双重难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坚实民生动力。



一、创新服务模式。为打破信息壁垒,平乡县人社局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模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举办线上专项招聘,实现“岗位找人”精细匹配;线下紧扣关键节点,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累计释放岗位需求,达成大量就业意向,线下共举办招聘会14场次,达成求职意向350余人。招聘总人数为14000人。



二、强化技能培训。紧盯市场紧缺工种需求和**培训意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面向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群体,围绕电子商务、中式烹调、中式面点、美容美发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共培训154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650人次的237.2%。推动了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



三、推出创业**。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释放创业活力,积极推出创业**。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宣传创业担保**政策和办理流程,不断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持续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发放时间,力促全县创业担保**发放工作驶入“快车道”很大程度确保**发放及时高效。截至目前,创业担保**共发放11笔,金额580万元,同时带动40人就业。



四、加大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会、“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在招聘会活动现场集中宣传政策,确保政策信息精细送达;在各类人员密集地点设立人社政策宣传点,***宣传针对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利用文字形式对相关政策展开宣讲。目前,已通过各种渠道张贴宣传横幅14余条,发放宣传页15000余份,已达到让政策红利直达劳动者的效果。



下一步,平乡县人社局将继续从深化就业服务**、加大培训力度等多方面出发,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6来源:东至县人社局安徽池州东至:机制革新 “解纷” 前端预防 “止争”“我的工伤赔偿十天就解决了,感谢东至人社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杨某激动地说。八月他在工地手指受伤,因赔偿协商未果申请仲裁。庭审中,仲裁员依法调解,促成双方签订调解书,案件高效解决。近年来,东至县人社局聚焦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预防化解能力提升,从创新机制、流程再造及服务增效三方面精细发力,推动仲裁效能与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8件,结案率达99%,累计为劳动者争取各类待遇约480万元。



创新机制,定制化破题解纷。东至县人社局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安排仲裁院业务骨干轮值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依托多部门协同优势,直面**诉求、靠前化解矛盾。针对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高频纠纷类型,量身打造“仲裁预调解”“法律援助+调解”等定制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多部门联动化解劳动争议类案件10余起,进一步筑牢调解仲裁公信力。



流程再造,前置化预防矛盾。高位推进基层调解网格化建设布局,打出“网格早发现+专业精调解+***调解员”组合拳,推动矛盾就地止纷。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开发区)已实现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覆盖,规上企业和行业协会基层调解组织组建率100%;成功培育省级***调解组织、***调解员各1个,发挥其**示范作用;对174名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实行“入库管理、动态更新”,推动企业内部矛盾争议就地就快处置。



服务增效,联动化保障权益。以行政执法**为契机,整合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工作职能,设立仲裁调解股、监察调处股等专门股室,并将仲裁院队伍力量扩充至8人;印发《调解仲裁与劳动监察联动工作机制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工作标准和实施路径。依托联动优势,2025年以来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热线等线上渠道,已办结相关诉求28件,涉及劳动者70人、金额35.6万元。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