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晨起的水别乱喝!直接接自来水,可能正在 “伤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2

“晨起一杯水,唤醒一整天”,这句话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健康常识。但你知道吗?如果这杯水是直接从水龙头接的自来水,不仅可能没益处,还可能悄悄伤害你的肠胃 —— 问题就出在 “水中余氯” 上。

很多人习惯早上醒来后,直接打开水龙头接一杯凉水或温水喝,觉得方便又快捷。可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为了抑制细菌滋生、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安全,会在处理时加入氯。而这些氯不会完全消耗,会以 “余氯” 的形式残留在自来水中,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打开水龙头能闻到轻微 “消毒水味” 的原因。

水中余氯,没你想的那么 “无害”

可能有人会说:“自来水都是达标的,余氯肯定没问题吧?” 确实,国家对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有严格标准,正常情况下,烧开后饮用是安全的。但晨起直接喝未处理的自来水(哪怕是温水),风险可就不一样了。

经过一整晚的静置,水管内的自来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余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 “三氯甲烷” 等消毒副产物。这些物质的含量虽低,但空腹状态下,我们的肠胃黏膜更为敏感,直接摄入后,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肠胃不适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早上喝水图省事,会接水龙头刚流出来的水 —— 要知道,水管内的水经过一夜停留,还可能附着管道内的沉积物,再加上余氯的问题,相当于喝下去的是 “双重隐患水”。

晨起喝对一杯水,关键在 “两步”

其实想避开余氯伤害,只要做好 “正确处理” 和 “选对时机” 这两步,就能让晨起饮水真正变成养生习惯:

第一步:去除余氯,选对处理方式

推荐:烧开后放凉

高温是去除余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将自来水烧开后,打开锅盖再煮 1-2 分钟,余氯会随着水蒸气挥发掉,之后放凉至 35-40℃(接近体温)饮用,既能保护肠胃,又能快速补充水分。

应急用:提前接水静置如果早上没时间烧水,可以前一晚睡前接一杯自来水,敞口放在通风处,静置 8-10 小时,余氯会自然挥发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再加热饮用(不建议直接喝凉的静置水)。

进阶选:用净水器过滤若家中安装了带有 “活性炭滤芯” 的净水器,也能有效吸附水中的余氯和部分杂质,过滤后的水烧开或直接饮用(需确认净水器过滤精度)会更安心。

第二步:避开 3 个 “饮水误区”,效果翻倍

别喝太急:小口慢饮

空腹时肠胃蠕动较慢,一次性猛灌一杯水会增加肠胃负担,建议分 3-4 小口慢慢喝,每次 100-150 毫升即可(约普通杯子的半杯到一杯)。

别加 “料”:不建议空腹喝淡盐水、蜂蜜水

很多人习惯在水中加淡盐水或蜂蜜水,但淡盐水会增加肾脏负担,蜂蜜水则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对胃炎、胃溃疡人群不友好。晨起一杯水,比较好是 “纯白开水”,不加任何添加剂。

别喝 “隔夜水”:当天烧当天喝

烧开的水如果放置超过 24 小时,可能会滋生细菌,也可能产生微量亚硝酸盐(虽在安全范围内,但不如新鲜烧开的水健康),建议当天烧当天喝,早上喝刚烧开放凉的水比较好。

提醒:不同人群,饮水细节有差异

老人、小孩:水温别太低

老人和小孩的肠胃黏膜更脆弱,建议喝 40℃左右的温水,避免过凉刺激肠胃。

肠胃敏感人群:先吃口东西再喝水

若平时容易胃痛、腹胀,可先吃 1-2 片面包或一小口粥垫垫肚子,再喝温水,减少对肠胃的直接刺激。

晨起一杯水,看似是小事,却藏着关乎肠胃健康的大细节。从现在起,别再直接喝自来水,花 2 分钟做好处理,让简单的一杯水,真正成为健康的 “启动键”~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