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器等物联网终端普及,柔性电子技术正推动条码硬件从刚性载体向柔性可延展形态演进,拓展应用边界。
石墨烯柔性条码的曲面标识传统条码无法适配曲面物体,某材料公司开发的 “石墨烯柔性条码”:将单层石墨烯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形成透明导电条码,可贴附于曲率半径 > 1mm 的任意表面。在智能穿戴设备中,该硬件使手环、眼镜等可直接集成条码标识(如设备 ID、健康数据条码),某运动手环品牌应用后,售后维修的身份核验时间从 3 分钟缩短至 10 秒,同时石墨烯的高透光率(>90%)确保条码不影响设备显示效果。
液态金属条码的自修复功能柔性条码在弯曲变形中易断裂失效,突破方案采用 “镓铟锡液态金属 + 弹性基底” 技术:液态金属在弹性基底中形成可延展的条码电路,当受到拉伸断裂时,液态金属自动融合修复。在智能服装领域,该硬件使洗衣标签条码在 50 次水洗后仍保持 98% 的识别率,某快消服装品牌应用后,退货纠纷下降 42%,同时液态金属的低粘度特性(2.4cP)支持条码的任意形状重构。
有机半导体条码的生物兼容性医疗物联网对条码硬件的生物安全性要求高,某医疗科技企业推出的 “有机半导体条码”:采用聚噻吩类材料制作可降解条码,植入人体后可通过近红外光读取数据(如药物释放剂量条码)。在糖尿病疗效场景中,该硬件使胰岛素泵的剂量监控条码可实时传输至手机,某临床试验显示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提升 35%,同时有机材料的降解周期(180 天)与药物疗程同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
柔性硬件生态预计到 2028 年,柔性电子条码硬件的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 亿美元,在医疗、可穿戴、柔性包装等领域的渗透率超 70%,推动物联网终端的形态创新与功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