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肢体不应该成为参与体育运动的阻碍,所以就有了运动假肢。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不陌生运动假肢,但是如何选择一款更轻松、更安全的运动假肢就犯了难,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运动假肢和我们普通日常假肢的区别和我们该如何去选择。
运动假肢 VS普通假肢
普通假肢:主要是为了日常行走而设计的,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场景,重点是舒适性和耐用性。
运动假肢:是专门为跑步、爬山等运动打造,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反馈,所以更讲究弹性、动态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者主要区别
假脚不一样
1普通假肢:仿照人体足弓结构,主要功能是吸收步行时的足跟对地面冲击力,转化为脚趾蹬地的动能,适应日常行走大部分场景,但是运动就略显吃力了。
2运动假肢:多采用碳纤维刀锋式脚板(弧形弹簧结构),抗冲击性更强,能像弹簧一样高效储存运动时的动能并瞬间释放,减少能量损耗,提升奔跑效率(如跑步时推进力更强)。
材料与强度
1普通假肢:材料以轻便耐用的工程塑料、铝合金为主,满足日常低强度使用需求,但抗冲击性较弱。
2运动假肢:大量使用 大量度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关键部位加固设计,能承受跑步、跳跃时的高频次冲击力,减少断裂风险。
接受腔
1普通假肢:注重静态贴合,穿戴舒适,允许轻微活动空间以适应日常行走的轻微晃动。
2运动假肢:贴合度更高、包裹更紧致,多采用定制化硬质材料(如碳纤维),减少运动中假肢与残肢的相对位移,避免晃动导致的动作失误或摔倒风险。
膝关节(针对大腿假肢)
1普通假肢:侧重步态稳定性,动作幅度和速度受限,难以支持快速弯曲或大量度运动。
2运动假肢:配备单轴液压运动膝关节或智能膝关节这类跟随性强的关节,提供充分阻尼支持(如跑步时快速屈伸、跳跃时缓冲冲击),运动起来更加顺畅。
适用场景与活动水平
1普通假肢:
适合低至中等活动水平(如日常步行、散步、通勤)生活环境以平坦路面为主,无需频繁快速动作。
2运动假肢:
适合中至大量度运动场景(如跑步、登山、骑行、球类运动),尤其适合活动水平较高、追求运动表现的截肢者,需应对复杂地形或快速肢体协调。
穿戴感受与功能侧重
1普通假肢:
步态更接近自然行走,长时间穿戴不易疲劳,但缺乏运动所需的弹性和推进力。
2运动假肢:
初始穿戴可能需要适应期(因贴合度高、脚板弹性强),但运动时能明显感受到省力、灵活,适合追求运动体验和竞技需求的用户。
总结:如何选择?
普通假肢:以日常生活为主,活动强度低,注重舒适性和自然步态。
运动假肢:有明确运动需求(如跑步、登山等),活动水平中高,追求高效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注意:运动假肢不建议替代普通假肢日常使用(因静态稳定性较弱),两者分场景搭配使用更佳。选择前需结合自身运动能力、残肢条件和专业评估,确保适配性。
开始运动前,先去做个评估!
可以去专业的假肢机构做个评估,让假肢技师帮你推荐一款合适你的运动假肢。选对了装备,运动起来才更轻松、更安全!
如您有关于假肢相关的各种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电话或关注公众号“浙江星源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并留言您的问题,我们会及时为您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