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空业加速绿色升级的当下,浙江数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性产品——SVHU®合金热塑板(S板)。这款历时七年研发的高分子材料,以"航空级安全+环保智造"双核驱动,一举打破欧美企业长达40年的技术垄断,为中国航空内饰材料国产化进程注入强心剂。
一、破局利器:30%轻量化重构航空内饰生态
S板采用的合金热塑技术,相较传统玻璃钢材料实现30%的惊人减重。这一突破性性能直接对应航空器每减重1公斤每年可节省300升燃油的行业公式,为航司运营成本控制提供硬核支持。通过模内着色工艺实现的20+标准色系,不仅免除喷涂工序降低15%生产成本,更彻底解决传统喷涂件在高频使用中的掉色难题。
二、安全+智造双认证的行业
在严苛的航空安全领域,S板以"三高两低"性能树起新:
- 高阻燃:垂直燃烧12秒自熄(FAR25.853)
- 高抗冲:耐冲击强度超传统ABS板2倍
- 高延展:拉伸率突破行业均值40%
- 低烟密度:通过CCAR25.853(d)认证
- 低毒性:符合D6-36075(2005)毒理标准
独特的热塑成型温度较传统材料降低50℃,配合1200/1500mm标准幅宽设计,使内饰组件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三、场景化解决方案重塑产业链
目前S板已形成三大应用矩阵:
1. 客舱系统:座椅壳体、行李架组件实现零拼接一体化成型
2. 功能模块:驾驶舱内衬、窗套抗老化周期延长至10年
3. 特殊场景:门侧支索等高频接触部位表面耐磨度提升300%
某头部航司实测数据显示,采用S板制作的经济舱座椅总成,单件减重4.2kg且良品率提升至99.6%。
四、产学研闭环构筑技术护城河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合新材料构建了"杭州营销-海宁智造-上海研发"的黄金三角体系。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攻克17项"卡脖子"技术,其中微发泡增强技术使板材强度突破120MPa大关。企业持有的12项发明专利,正在推动航空内饰材料从"进口替代"向"标准输出"跨越。
在碳中和目标倒逼航空业转型的,SVHU®合金热塑板以每架飞机年均减排8吨的环保效益,正在全球20多个航空制造基地加速渗透。这款兼具级品质与商业级成本的中国智造,或将重新定义下一代航空内饰材料的国际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