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民航维修业在科研生产水平、关键技术、产业化进程等方面也驶入快行道。浙江数合(注册商标:SVHU®)作为国内合金热塑板(以下简称:S板)研发成功的生产企业,不断在材料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力争为中国航空业的“中国制造”贡献力量。要突破民航维修领域国外生产制造厂家的技术,要从产业链的中下游不断向产业前端推进,可以说是十分艰难。但浙江数合义无反顾地朝着大力开发航空内饰材料制造能力的方向坚定前行,多款航空用内饰材料制造能力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成都第二研究所(CASRI)的专业检测,已通过严格的航空阻燃、烟毒性、烟密度、热释放等规范CCAR 25.853(a)(d),欧盟标准REACH、ROHS和ASTM D256,SGS的防火等级UL94-5V和ASTM E84-18b,欧盟轨道交通阻燃规范EN45545-2-R1(HL2),动车组内装材料阻燃技术规范TB/T 3237-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有害物检测规范TB/T 3139-2019,方圆的限用物质GB/T 26125-2011、GB/T 29786-2013、GB/T 33351.1-2016,耐高低温湿热ISO 9142-2003,等多项第三方测试报告。利用知识产权壁垒进行市场竞争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而要短期内提升公司规模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S板在航空、轨交、医疗等领域使用的研发成功,不仅增强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随着行业后续发展,也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PMA的由来及难度
PMA简单的讲就是由CAAC在21部质量体系下颁发的可以对某一零部件进行制造的许可证。获得该证件有着严格的审定标准,需要申请该证件的单位具有完整而健全的质量体系,强大的工程和设计能力,以及包括供应商选择、技术验收标准、考评试验、定期抽样测试等在内的各种严苛的控制和要求,使其得以满足零部件的安全及适航标准。而PMA又分为主证与项目单两个部分,主证的是局方对质量体系的认可,而项目单是具体到某一零部件改装方案的认可。
未雨绸缪 奠定坚实基础
早在9年前,浙江数合就在为向高分子材料合金热塑板替代国外同类进口材料开始布局。2020年初,由营销部牵头,在航空安全与质量管理部的组织下,对航空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D)及相关生产控制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的梳理完善。经过研发团队几百个日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21年5月13日至2021年6月3日顺利通过中国商飞、中国民用航空西南管理局及一级供方在中国民航总局成都二所的材料性能目击测试,为企业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 依旧任重道远
从生产设备选型、特定装置和关键技术工艺的设定,到自动混合系统、自动供料系统、自动温控系统和自动在线切割系统形成完整的自动化制造。为S板稳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从生产型企业未来制造发展来说符合“智能制造”标准和“精工制造”要求的条件。我司现有2条生产线,年产能2000吨,主要生产1.0-10mm厚度S板,其中1条生产线航空领域客户。预计2025年底新增加到10条线条,年产能可达1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