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滤波器企业强势崛起,打破国际技术壁垒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4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滤波器作为电子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滤波器市场被国际巨头所主导,国产滤波器企业面临着技术封锁与激烈竞争的双重挑战。然而,近年来,国内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与不懈努力,在滤波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逐渐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崭露头角。以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为例,2024 年 1 月 5 日,武汉敏声宣布投资 30 亿元,在武汉光谷落地总部并建设**射频滤波器研发生产基地。射频滤波器作为射频前端芯片中价值比较高、增长**快的细分领域,具有极高的设计与微纳制造技术门槛,被纳入国家 “十四五” 规划前沿领域攻关项目。武汉敏声由武汉大学教授孙成亮联合 14 名国际**业内**于 2019 年创立,专注于无线射频滤波器设计及制造。目前,该公司拥有从设计到制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手握 200 多项**,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射频滤波器达到国际**水平,并已获得近 8 亿元投资。2023 年 7 月,武汉敏声与北京赛微电子合作共建的 “敏声 - 赛莱克斯北京 8 英寸 BAW 滤波器联合产线” 实现量产,产能每月 2000 片,还成功拿到客户批量订单。此次总部及生产基地落户光谷,预计建设总部大楼、研发中心、芯片制造厂房等,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达产后年产值超 30 亿元,将极大提升光谷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有力解决中国**射频滤波器难题。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公司同样成绩斐然。作为国产 BAW 滤波器领域的**者,诺思近日宣布与美国博通公司达成***和解,结束了长达九年的法律纠纷。BAW 滤波器在 5G 及高频通信领域至关重要,此前该**技术领域被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发展受限。诺思自成立起便致力于打破这一局面,虽遭博通诉讼阻击,但依靠持续技术创新,成功推出多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并在法律战中获胜。诺思的胜利并非个例,它彰显了国产 BAW 滤波器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关系变化及中国科技实力提升,国产替代浪潮涌起,武汉敏声、赛微电子、开元通信、麦捷科技等众多国内企业纷纷加大在 BAW 滤波器领域投入,通过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构建自身竞争优势。如武汉敏声与赛微电子合作共建的 8 英寸 BAW 滤波器联合产线已***通线,标志着国产 BAW 滤波器在产能和规模化生产上迈出坚实步伐。随着 5G、物联网、汽车智能化等行业快速发展,滤波器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预测显示,到 2025 年,射频前端模组市场将达 177 亿美元,滤波器作为关键组件,前景广阔。国产滤波器企业的崛起,不仅能满足国内庞大市场需求,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还将凭借成本优势与本地化服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在全球滤波器产业链中的地位。未来,国产滤波器企业有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推动中国滤波器产业迈向新高度,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