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套蓝白相间的礼盒,盒盖上印着闪烁荧光的“码立创”字样。拆开层层包装,上百块色彩缤纷的立方体零件像彩虹碎片般散落在工作台上,每块积木侧面都嵌着银色的导电触点,配套的传感器模块、马达组件和编程手册让我瞬间心跳加速——这可不是普通的积木玩具。
尝试时,我按照说明书将浅蓝色基础板与橘色支架拼接,用六边形连接器固定出机器人的骨架。当把圆盘状的红外传感器装在“头部”,LED灯珠突然亮起暖黄色的光,仿佛给机器人注入了生命1。让我惊喜的是通过手机APP编写指令,让机器人完成原地旋转、挥手等动作。记得次调试时马达发出刺耳的噪音,我反复检查齿轮咬合角度,终于发现是2号轴杆装反了方向,修正后机器人流畅舞动的瞬间,我激动得跳了起来。这套玩具神奇之处在于它的无限可能。上周我用压力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制作了“防盗宝箱”,当有人触碰箱盖就会响起警报;昨天又将湿度感应器与风扇组件结合,做出了能自动调节室内通风的智慧小屋。编程界面的可视化积木块就像魔法拼图,把“如果...那么...”的逻辑语句变成具体动作,看着自己设计的流程图让机械臂准确夹起乒乓球时,仿佛成了掌控科技的小巫师。
假期表弟来我家,我们把所有零件摊满地毯进行创意比拼。他负责搭建可伸缩的云梯消防车,我专攻火焰报警系统的电路连接。当两个作品通过蓝牙模块成功联动,消防车自动驶向“起火点”并升起云梯时,我们击掌欢呼的声音把妈妈都引来了。现在班里成立了码立创俱乐部,大家经常交换模块零件,小雪用震动马达做出了会跳舞的八音盒,小杰甚至用光电传感器复原了古代日晷13。
现在我的书架上陈列着二十七个自己创作作品,从简单的发光徽章到三层立体停车场模型,每个作品都记录着思维绽放的火花。这套玩具不仅让我理解了电流回路、齿轮传动等物理原理,更教会我“发现问题—拆解步骤—反复验证”的工程思维。每当月光洒在那些闪烁的LED灯带上,我总会想:也许未来的某天,这些小小立方体拼凑出的,正是改变世界的科技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