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即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是一种用于记录车辆碰撞前后数据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在车辆上部署专门的安全软件,实时监控和记录车辆的各种活动信息,包括行车速度、加速度、制动踏板操作、加速踏板操作、转向盘操作、安全带使用、安全气囊展开以及碰撞速度变化等数据。在车辆正常运行时,EDR会不断收集并存储这些数据,建立起车辆的基准行为模型。当车辆发生碰撞时,EDR会立即触发记录功能,保存碰撞前后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不只包括碰撞发生前的行车状态和操作记录,还包括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安全气囊展开情况等
在车辆发生事故后,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器)数据的提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助于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以下是一般的EDR数据提取步骤:首先,技术人员需要找到车辆的OBD口,这是连接EDR设备的关键。每个品牌的OBD接口位置需要不同,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车辆知识。找到接口后,使用特定的线束将OBD接口与数据提取设备连接起来。其次,确保车辆处于正常供电状态,然后打开数据提取设备。设备会自动识别车辆,并准备进行数据读取。在设备电源接通的5秒内,技术人员需要在设备端点击读取按钮,开始提取EDR数据。
EDR在国内的法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新生产乘用车的强制安装上。具体来说,工信部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对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强制安装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这一规定旨在提升汽车安全性能,通过EDR记录的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此外,国内对EDR的技术要求也进行了统一。EDR设备需要安装在车辆的特定位置,如驾驶室、底盘等,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准确记录相关数据。EDR设备应记录的数据类型、数据存储时长及数据读取方式也有明确规定。例如,EDR设备应能记录事故发生前至少10秒的数据,事故发生后至少30秒的数据,以及事故过程中的车辆状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