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资管时代来临
掌握了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的技术之后,信托公司可以独立的或者是跟其他互联网企业合作来设立互联网专业子公司。在专业子公司的层面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产品,运用互联网手段来推送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运用大数据的手段来掌控风险。
当下,跨界、互联网正逐渐成为推动大资管行业发展的新机会。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资产管理更开放、更智能,并且在这一产业链中找到差异化定位、突出自身的核心优势。
“大”的困惑与挑战
有人说,目前全中国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平安的客户,每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在平安集团工作。作为典型的泛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者之一,平安在实践中面临着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的困惑和挑战。
“希望从法律、制度和政策多个视角,探讨行业面临的难题,破解制度变革下的大资管发展之道。”在平安信托主办的“2016年法律与业务高端论坛”上,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说。
任汇川认为,过去,资金端成本和资产端收益之间利差较大,当利差缩减,中间的环节就变得比较难做,这成为影响大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大资管行业脱媒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的实体经济依然需要更多的金融从业者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深入了解资产端和资金端,使之更好地匹配,以体现出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和价值。
当前,金融与科技高度融合,科技改变金融,更要用科技去重构金融。实践中发现,互联网的方式实际上改变了传统所谓公募、私募这个基本的法律监管逻辑,打破了原来私募的概念。私募产品通过互联网就变成了公募,难道不能通过互联网卖了吗?原有私募的规则需不需要重构、需不需要改变,相关法律的监管是不是面临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重构问题?怎么去监管,怎么去应对呢?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东看来,互联网背景之下大资管何为“大”,一是资金端崛起使得成本低、规模大;二是低门槛使得金融更普惠;三是跨界混同。“不仅仅是证券、保险、银行、基金、资管内部的金融大混业,更体现在产业和金融的高度融合,从资产端到资金端、从产品到投资者,这样一种跨界行为是一种趋势。”杨东说。
大资管时代的信托作为
在未来的发展格局当中,各类资管之间更多是开放与合作的关系。其中,信托也将有更多作为。比如,信托公司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产品管理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信托专家蔡概还表示,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机构和个人资产管理需求,缺乏丰富的资管产品提供。信托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好独特的制度优势,为机构客户提供资产证券化、境外受托理财、消费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产品,使机构投资者意识到要做好业务的转型和创新。
渤海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伏安认为,《信托法》部分承认双重所有权的这样一种信托安排,最大的好处是把委托人的财产进行独立管理。这种独立性对信托财产的委托人或者财产持有人是非常强的保证。要充分利用信托法律和制度的优势,深化信托公司区别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从而满足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在中国正在构造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中,信托无论是制度还是业务模式都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翟立宏说,以信托为代表的另类投资风险机制并不比所谓的标准化直接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机制更复杂、更剧烈。信托本身的风险机制已经决定了它有内部的一个风险隔离和规避系统性风险生成、酝酿、爆发、传染的机制。
中铁信托副总经理陈赤表示,在熟悉、掌握了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的技术之后,信托公司可以独立的或者是跟其他互联网企业合作来设立互联网专业子公司。在专业子公司的层面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产品,运用互联网手段来推送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运用大数据的手段来掌控风险。
互联网+大资管是大势所趋
在目前资管行业发展粗放、法规尚不健全、国际化视野不足的背景下,需要以有效的法律风控措施作保障引领业务的发展,明确业务合规化的发展方向、业务开展禁区与风险,从而推动信托行业及整个大资管行业的健康发展。
杨东说,未来集展示、推进、认购全流程的金融天猫会是一个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集团内部的多种资管业务可能涉及到关联交易,所以要建立防火墙机制以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当前正在进行的互联网金融整治,目的就是整治违法违规的行为。未来要坚持跨界的发展趋势,但是要同时避免各种监管套利和监管漏洞导致的不公平竞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跨界资管以及跨界金融业务,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整治的重点。实际上就是去监管跨界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但这种监管不是说要去打破跨界金融的趋势,主要是防范风险,采取穿透式的监管,抓住它的本质和核心的功能业务,采取兜底性的监管方式以防范它的风险。
平安信托创新业务董事总经理贾敏认为,互联网+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但互联网不应该成为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进入金融行业的捷径,金融是有它内在的规律和固有的门槛,比如资产管理行业无论是保险资管、券商资管还是信托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管理能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还会因为路径的不同有所差异。
从资产管理的角度说,要致力于成为一个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需要做什么呢?业界的回答是,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打造一站式服务,把资产和资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顺畅的通道,使资金找到与风险相匹配的资产,同时让资产找到低成本的资金,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真正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