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站网
搜索
互联网+|将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布时间 : 2016-11-21 16:43:26 来源 : 金站网 浏览次数 : 互联网+|将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机和活力

  互联网+|将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传统产业正面临痛苦的转型,承受业绩下滑之痛。但是,互联网、通信及相关产业却独树一帜,大踏步向前迈进。“互联网+”到底会为我国产业带来哪些改变?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将出现哪些新机遇?
  互联网带来消费主力
  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涨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通讯器材消费同比增长38%;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 不难看出,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通信以及相关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的主力。
  消费互联网
  网络购物消费已经成为主流消费手段
  “互联网+”将成为产业发展催化剂
  国内传统知名品牌TCL提出的“智能+互联网”战略与“互联网+”不谋而合。经过一年的互联网经营转型战略发展,TCL市值翻了一倍有余。2014年TCL手机出货量7348万台,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第5的企业。2014年TCL集团全年营收超千亿元,净利增长近5成,成为传统品牌转换经营理念、拥抱互联网成功转型升级的样板企业。
  而从“互联网+”初期中受益的企业多不胜数,支付宝的“互联网+政务”上线一年的时间,就服务了将近1亿的民众, 央企作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也在不断试水“互联网+”新模式。配电自动信息化问题曾长期困扰电力企业,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勇于创新,经过长时间调研和试点,率先采用我国主导4G标准TD-LTE专属网络作为能源通信传输平台,将能源输送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克服了城市配电网建设中敷设光缆路径困难、建设成本高等难题。这一做法一举突破了电网用户最后一公里信息传输瓶颈问题,实现了配电自动化100%覆盖,保障了千万居民的用电安全和效率,根据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从小微企业到央企,从传统制造业到服务业,互联网带来的裂变不可想象,不仅让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变。
  互联网+属性
  将传统企业赋予“互联网+”新活力
  探知和摸索的新领域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思维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从思维开始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机遇
  机遇一:政府提出“互联网+”概念,大力支持传统企业转型
  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部分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听完报告表示,“‘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全社会、全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振奋。”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 一词在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8 次,其中“移动互联网” 和“互联网金融” 被提起2 次;2014 年“互联网”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2 次,说明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支持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对于处在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是极大机遇。
  机遇二: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个“支点”,中小企业也能撬起地球
  这些年来,科技的发展不仅让人变得更长寿、更美丽,还让人变得更懒。新生的80后、90后将成为主要的消费主力军,他们习惯依赖网上购物,不懂的就百度,参考网友的评论,相信网络大V的言论,很多人得了信息缺乏恐惧症,时刻泡在网上,生怕错过了什么,很容易受到网络流行的蛊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必须跟着消费者走,消费者在网络扎了根,中小企业也得在网络立个营扎个寨,消费者变懒了,中小企业就得变得更勤快。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所以相对比较灵活,调转船头在互联网上安营扎寨,也相对轻松。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用互联网卖煎饼果子的“黄太吉”、用互联网卖情趣用品的“泡否”、用互联网卖牛腩的“雕爷牛腩”等等,传统行业大多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谁先找到这个行业互联网的支点,它不仅能成功转型,还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的机遇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小企业找到“支点”也是能撬起整个“地球”的。
  传统企业机遇
  找到自己的支点,创造自身价值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挑战
  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及能寻找“支点”的机遇之外,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也是个极大的挑战。
  挑战一:众多互联网创业兴起,抢占传统企业互联网市场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概念从提出后就一直是热点话题,不断激励和驱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军,而互联网创业更是创业大军中最大的一支。
  由于许多高新科技的互联网创业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许多互联网创业团队将目光转向了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思维迅速抢占传统企业的网络阵营,例如与的士竞争的“滴滴出行”“Uber ”、与服装店鞋店等竞争的铺天盖地的购物软件、与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满目琳琅的理财APP,以及各个领域兴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一条线的传统业务一网打尽。
  传统企业固有的思维在互联网的迅速冲击下,很容易一击崩溃、迷失方向,从而淹没在互联网转型的大军中。
  挑战二:互联网战场如海啸时的太平洋,安营扎寨并不容易
  在机遇中提到,中小企业如果能在互联网上安营扎寨,成功找准一个“支点”,它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力量有限,而互联网战场如同海啸时期的太平洋,也许刚刚站上沙滩,就被卷进海啸中迅速沉没到海底了。
  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从2015年6月份融资超过10个亿人民币或者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已经死掉了6千家,到12月份的时候数字增长到1万7千多家,有些企业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或者1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等到年底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人不见了,他们死掉了,或者被兼并、合并了。拥有极为雄厚的资金支持的互联网企业尚且倒得如此迅速,更不用说规模小、资金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