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连接器接触件的材料:金(Au)电镀金是现有的电接触件良好的镀层方法,较软,很耐腐蚀,在纯酸里不溶解,良好导电性,较昂贵,因此选择性镀金工艺更为合理,即只在啮合范围镀金。镀金通常选择先镀镍,以达到更好的防腐效果。镀金厚度-.般在0.1-1.3um.锡(Sn)镀锡的三种类型:预镀锡;预覆层;电镀。锡比较软,保护性防止腐蚀,比较廉价,容易焊接,镀层厚度在2-12μm;颜色:银白色,暗或有光泽。黄铜或青铜镀锡耐温110度,钢镀锡可达190度。镍(Ni)比较贵重,银白色金属,导电率差,坚硬,表面光滑,经常用于镀金的底镀层,焊接性差,钢接触件大多采用镀镍,(必须先镀铜),紫铜镀镍可耐温340度,黄铜和青铜则可达250度。HDSCS 固定滑块可固定连接器以便于安装。滑块可用于所有尺寸的连接器壳体,属于线到线连接系统。上海连接器设计规范

随着发展绿色交通系统和节能环保的提出,国家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国家的政策导向,决定了连接器的发展方向。2008年左右,在当时的工业连接器基础上改进而出现了1代高压连接器。1代高压连接器产品以金属壳体为主,不具备高压互锁功能,而且防误插入效果一般。如全球TOP2的连接器制造商美国安费诺集团HV系列的金属连接器。2代高压连接器在第1代高压连接器基础上增加了高压互锁功能,连接器的外壳材料由金属变为塑料。3代高压连接器,即塑料+屏蔽功能+高压互锁的高压连接器。上海屏蔽连接器模块化连接器简化设备组装与维护。

连接器用来连接信号,因此连接部位更需要可靠性,例如面接触一般优于点接触,小型式优于片簧式等。在连接器的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通用的物料,尤其同系列产品之间,连接器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减少物料种类,增加数量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供货风险。连接器使用与室外、室内、高温、高湿、盐雾、霉菌、寒冷等环境时候,对连接器都有特殊的要求。连接器的插拔都有一定的寿命,插拔次数达到极限之后,连机器的性能就会下降,有些信号接口需要经常插拔时,选择连接器的时候就要多注意连接器的插拔次数。
对于高压连接器的温升,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功率趋势会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对于高压连接器而言,怎么样在不通过加大电缆的规格下,耐受更大的负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通常我们对于连接器的温升要求是要求小于50K,高压连接器的温升我们需要考察三个区域的温度:端子连接区域、端子接触区域(连接器本身)、端子压接区域。端子连接区域我们对于和设备端相连接的板端连接器通常会通过铜排的形式与设备端的铜排通过螺栓或者锁螺栓的形式相连,当然也有直接通过螺栓螺母直接相连,无论哪种,这个地方我们需要保证较低的温升就得考虑有效的连接,尤其是在复杂的车辆工况下,要降低螺母松动等不良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会导致接触电阻的上升,从而加大这个区域的发热,严重的瞬间电流就会烧毁此区域;我们可以通过严格按照锁紧扭力、放松螺母、打胶等形式来提供此连接的稳定性。NS212 提供了一种快速、旋接式接头,带一体式锁紧装置和双面无溢漏截止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电气功能的堆积,整车的屏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压系统而言,线束的布置基本上可以设计合理,而高压线束的电缆本身的屏蔽层的覆盖率也已经普遍可以超过85%,对于这个系统的连接点的高压连接器,其屏蔽性能的好坏就非常的重要,如果说屏蔽是一个由面到点的考量,那么高压连接器的屏蔽性能就是这个非常重要的点!对于塑料级的连接器,我们通常会采用金属屏蔽罩的方式进行360°的连续屏蔽传导,而对于金属连接器而言,其通过自身的本体就可以进行直接传导,而且风险更低,屏蔽电阻也会更小。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屏蔽连接的接触电阻<10mΩ,现在行业内,大家普遍的要求<5mΩ。PLC12 接头也可采用伽玛射线灭菌,还可以选配 RFID(射频识别)功能。云南混合型连接器材料区别
连接器的热插拔功能,方便维护升级。上海连接器设计规范
在节能与环保、低碳出行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向轻量化及小型化转变,汽车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必然带动新能源连接器走向小型化和轻量化,例如引入更小尺寸的高性能铜合金导线做为信号传输线,设计高性能端子来降低小功率传输导线尺寸,将连接器中传输较大功率的大线径铜导线替换为铝导线使得端子和接触件系统向微型化发展。汽车高压连接器可靠性的典型影响因素包括:生热(工作温度),改变接触状态,加速腐蚀,应力松弛;腐蚀,会导致接触电阻上升、连接失效;振动,会产生微动磨损,导致瞬断;摩擦磨损,会破坏防腐蚀镀层,改变机械配合状态等。上海连接器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