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患者菌群移植优先鼻肠管或肠镜行FMT,如病变只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也可优先保留灌肠(1B)目前报道的FMT诊疗UC的队列研究中,菌液输注路径包括上消化道途径(鼻胃管、鼻肠管和胃镜等)、下消化道途径(结肠镜、灌肠等)和混合途径(早期结肠镜输注+多次保留灌肠)。其中Meta分析显示,不同的移植途径对UC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已报道的6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研究中,只有1项显示健康供体FMT与自体FMT对UC的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干预组在研究开始和3周时分别经鼻十二指肠管一次性注入500ml粪菌液,对照组使用同种方法接受自体移植,其他5项RCT均为经保留灌肠或结合结肠镜重复多次行FMT,但这并不意味着鼻肠管途径效果劣于其他途径,因为诊疗效果受到输注菌液重复次数的影响。STING蛋白如何助力粪菌移植改善IBD?江西研究菌群移植厂家报价

肠道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肠道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生态,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缓解。该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证实对诸多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明确疗效。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已解决了80-90%的对艰难梭菌无反应的反复复发。在FMT期间,将经过精心筛选的健康粪菌供体的粪菌制剂移植到患者的结肠中。有多种给药途径(例如,通过结肠镜检查,鼻肠管,胶囊),每种途径都有独特的风险和益处。江西研究菌群移植厂家报价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人肠道菌群制备成混悬液,经肠镜或胶囊等方式植入患者肠道,重建其微生态平衡。

菌群移植应建立不良反应及处理流程:1.建立不良反应上报制度(2C)2.执行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FMT诊疗前评估并发症风险(1C):(1)误吸风险,如高龄、卧床、贲门关闭不全等高风险者禁用鼻肠管途径,给予口服胶囊或结肠镜FMT途径;(2)肠源性风险,如全身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应禁用FMT诊疗(1C)3.症状轻(以头晕、恶心、胃肠道不适等为主诉)的患者,观察即可(1C)4.中度症状对症处理,不能缓解予以暂停FMT诊疗(2D)5.症状严重(由鼻肠管途径导致的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者,对症处理不能缓解,给予拔除鼻肠管,改口服胶囊、结肠镜或灌肠移植途径(2D)6.症状严重者,暂停或终止FMT诊疗并对症处理;体温≥39℃者需排除肠源性***(2D)7.怀疑肠源性症状时,立即终止FMT诊疗,检测供体和受体粪便致病菌,留取血培养检查,补液等诊疗(1C)8.极重度症状如并发生命体征异常者,立即终止FMT诊疗,同时针对靶诊疗(1C)
CDI患者菌群移植优先结肠镜或鼻肠管行FMT,如无条件可考虑口服胶囊或灌肠行FMT(1A)Meta分析显示,无论经结肠镜、鼻肠管,还是口服胶囊行单次或多次FMT,对CDI的疗效均明显优于万古霉素标准诊疗,其中口服胶囊的效果不劣于结肠镜;但因粪菌胶囊研究刚刚起步,缺乏指南与参照标准,且患者一次性需吞食较多胶囊,故不作为优先推荐。鼻肠管法效果稍逊于结肠镜,但考虑到留置鼻肠管便于反复多次输注菌液,也有利于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诊疗,故作为优先推荐。经肛门保留灌肠行单次FMT效果与万古霉素标准方案相当;明显低于结肠镜FMT,但保留灌肠FMT整体疗效并未明显低于结肠镜FMT整体疗效,预示着重复多次菌液输注可能提高灌肠FMT的疗效。故保留灌肠法在无条件行结肠镜或鼻肠管时可考虑采用。此时,应重复多次菌液输注,而不应该只给予单次输注。从传统粪菌移植到洗涤菌群移植,技术不断革新,安全性与疗效逐步提升。

2021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希尔曼cancer中心和美国cancer研究所的联合研究,证实:通过粪菌移植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可以将对免疫疗法无应答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转变为应答者。他们首先选择了7位粪便提供者——他们在接受PD-1抑制剂诊疗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而接受粪菌移植的15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处在另一个极端,此前包括PD-1抑制剂在内的多种疗法,对他们均没有任何效果。这15位患者接受了一次粪菌移植和PD-1抑制剂的联合诊疗,其中6名患者的tumor减轻或病情稳定,tumor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他们病情稳定,除了有一人在接受其他手术时意外去世之外,其余5人截至论文发表时仍然在世。他们发现经过粪菌移植后,患者的某些细胞因子的水平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某些物质与一些免疫细胞发生了相互作用,改变了免疫细胞的行为,并开始攻击tumor。菌液制备需经过滤、离心等多道工序,低温保存以维持菌群活性,保障定植效果。江西研究菌群移植厂家报价
借助沃本菌群移植,重塑失衡肠道菌群,通过调节免疫等机制,为诸多患者带来康复希望。江西研究菌群移植厂家报价
菌群移植临床诊疗或缓解标准:1.复发性CDI:诊疗后8周临床症状持续完全缓解(成型粪便<3次/d)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A和B***阴性,受体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1B)2.慢性Constipati:诊疗后8周,完全自主排粪次数超过3次/周、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为改善;排便次数较诊疗前改善≥50%,但未达到改善标准者为有效(2C)3.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诊疗后12周临床症状缓解,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1)缓解:CD疾病活动指数(AI)<150分为临床缓解标准;(2)有效:CDAI下降≥100分(2C)4.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诊疗后12周临床症状缓解,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1)缓解:UC的Mayo评分为0分(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大致正常或无活动性炎性反应);(2)有效:Mayo评分≤2分,其中内镜的子项目≤1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轻度炎性反应)(1C)江西研究菌群移植厂家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