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8日

IEC61850是定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设备及设备之间相互交互的国际标准。它规范了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通信行为和相关的系统要求,提供高级数据建模功能,支持复杂的继电保护和控制应用。实现了不同制造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定义了数据模型和配置语言(如基于XML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IEC61850按照变电所从逻辑上将系统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站控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层,负责整个变电站的控制和监控,安装了变电站的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HMI),协调和管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间隔层:介于站控层和过程层之间的一层,管理和控制具体设备的操作,例如断路器和保护继电器,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过程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第三层,直接与电力设备(如传感器和执行器)交互,采集实时数据和控制命令。IEC61850标准的服务实现分为三部分:MMS服务、GOOSE服务和SV服务。MMS服务:用于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通信,实现网络环境中不同制造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GOOSE服务:一种快速消息传递机制,用于在变电站中的IED之间传输重要的实时信号。SV服务:用于过程级的抽样值传输,是智能变电站中常用的用于实时测量数据的服务。IEC61850 MMS底层开发包提供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测试工具,方便用户对产品进行一致性测试和验证。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

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IEC61850MMS

MMS在IEC61850标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促进了数据交换与共享、支持了复杂的数据通信需求、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IEC61850标准通过定义统一的标准和接口,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而MMS作为IEC61850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MMS,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之间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和互操作性,从而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储能行业EMS系统IEC61850MMS规约IEC 61850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中,特别是在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中。

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IEC61850MMS

随着工业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MMS协议为了保障通信的安全性,集成了认证和授权的安全机制。认证机制确保了通信双方的身份真实性,以避免未授权的设备加入网络或执行控制命令。授权机制则确保了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或设备能够访问特定的资源或执行特定的操作。MMS协议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密码认证、基于证书的认证、和双因素认证。认证过程通常涉及到加密通信和安全密钥的交换。授权过程则可能依赖于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角色基础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

MMS协议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实现对远程设备或控制器中变量的访问。这包括对实时数据的读取,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数据;对控制参数的写入,比如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以及对特定设备状态的查询。为了实现这些功能,MMS定义了一套变量访问机制,包括命名访问、数据访问和虚拟访问等。命名访问允许用户通过明确指定变量名来读取或写入数据。数据访问则是获取或设置一组相关变量的综合,这在批量更新或读取配置参数时非常有用。虚拟访问通常用于实现特殊功能,如启动程序或复位设备。深圳天勺电力的IEC61850 MMS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普遍的应用场景。

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IEC61850MMS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开始将MMS纳入其电力系统通信协议标准中。例如,IEC60870-6TASE2系列标准和IEC61850标准都采用了MMS作为通信协议的一部分。IEC60870-6TASE2系列标准定义了EMS、SCADA等电力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该协议采用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其底层直接映射到MMS上。IEC61850标准是专门针对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它采用了分层、面向对象建模等多种新技术,其底层也直接映射到MMS上。随着这些标准的推广和应用,MMS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对MMS测试工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深圳天勺电力的IEC61850 MMS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严格遵循IEC61850国际标准,确保了产品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储能行业BMS系统IEC61850MMS售后支持

使用深圳天勺电力的IEC61850 MMS客户端一致性测试工具,对新引进的IED进行系统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

MMS协议的结构包括一系列的服务,这些服务定义了设备间如何进行通信,包括数据的读取、写入、控制命令的发送以及设备状态的报告等。协议结构被设计为分层的,包含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和网络层。在应用层中,MMS定义了变量的访问,比如读取和写入控制参数、获取设备状态或报警信息。表示层将应用层的数据编码,使之可以在网络上传输。会话层负责管理通信的会话,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持和终止。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传输,而网络层则是基于ISO/IEC8802-3标准,即以太网标准。监控后台IEC61850MMS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