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嘉隆2025-08-14
毛化板与玻璃复合用于建筑采光顶时,需通过优化粘结材料和复合工艺保证粘结强度,同时解决透光性与结构稳定性的矛盾。首先,粘结材料选用度结构胶,如硅酮结构胶(中性固化型)或聚氨酯结构胶,粘结强度需满足拉伸强度≥1.0MPa,剪切强度≥0.6MPa,且需具备良好的耐候性(-40℃至 80℃)和耐紫外线性能,避免长期使用后粘结失效。复合工艺难点及解决办法:一是毛化板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大(如铝合金毛化板 23×10⁻⁶/℃,玻璃 9×10⁻⁶/℃),温度变化易导致粘结层开裂,解决办法是在粘结层中加入弹性颗粒(如橡胶颗粒),提升胶层弹性,吸收变形应力;二是毛化板纹理影响胶层均匀性,纹理凸起处可能导致胶层过薄,解决办法是采用点胶工艺,预先在毛化板表面均匀涂抹胶点(直径 5-8mm,间距 20-30mm),确保胶层厚度≥3mm;三是复合后透光性下降,毛化板需选用浅度纹理(Ra<1.0μm)或局部毛化设计,只在粘结区域毛化,其他区域保持光滑,兼顾透光性(透光率≥80%)和粘结强度;四是施工时气泡残留影响粘结,需采用真空复合工艺,在负压(-0.09MPa)环境下贴合,排出空气,确保胶层无气泡。复合后的采光顶需通过风压测试(抗风压值≥-1.5kPa)和水密性测试(无渗漏),满足建筑安全标准。
本回答由 山东嘉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