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黍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5-07-03
该技术通过检测植物受光激发后释放的650-800nm荧光信号来评估光合效率。当光系统II(PSII)接收光能后,部分能量会以荧光形式释放,其强度与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呈负相关。成像系统捕获整个叶片表面的荧光分布,结合脉冲调制技术(PAM)可量化计算Fv/Fm、ΦPSII等关键参数。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通过监测叶绿素分子的荧光信号,利用荧光参数(尤其是Fᵥ/Fₘ、ΦPSII)量化光能在光合作用中的分配比例:当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如Fᵥ/Fₘ≈0.8),说明光能被高效用于光化学转化(光合效率高);当参数异常(如Fᵥ/Fₘ下降、NPQ升高),说明光合机构受损或光能过剩,光化学转化效率降低(光合效率下降)。其优势在于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可在不损伤植物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对单叶、植株甚至群体的光合效率空间分布监测,广泛应用于植物胁迫响应、育种筛选、作物管理等领域。
本回答由 上海黍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上海黍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经理
手 机: 15921549792
网 址: https://www.shu-fe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