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苑斯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08-29
在检具管理中,定期校准是保证测量精度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人工管理依赖纸质台账或Excel表格,由专人定期查阅和提醒,这种方式容易因人为疏忽、信息滞后或记录遗漏导致检具未能按时校准,漏检率通常在10%~20%之间。而RFID技术通过在检具上嵌入RFID标签,将其身份与数据库绑定,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当检具被使用或归还时,系统会自动读取RFID标签并实时更新状态,后台能根据预设的校准周期自动生成提醒信息,并通过邮件、系统弹窗或移动端推送通知相关人员,避免了人工依赖。同时,若超期未校准,系统还能锁定检具的出入库权限,确保未校准设备无法继续投入使用,从机制上杜绝漏检。
实际应用中,采用RFID后,漏检率可降至1%以下,几乎接近零漏检,大幅提高了校准工作的执行率和可靠性。相比人工方式,RFID不仅减少了人为错误,还实现了全过程的可追溯与数据留存,为质量管理和审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更符合精益化和智能化工厂的管理需求。
本回答由 上海华苑斯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
上海华苑斯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 龚经理
手 机: 180163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