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提高技术利用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02敏感个人信息识别的新篇章《识别指南》的**内容《识别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敏感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指南不仅明确了敏感个人信息的定义,还给出了具体的识别规则以及常见敏感个人信息类别和示例,为各**识别敏感个人信息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根据《识别指南》,敏感个人信息是指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识别规则与常见示例《识别指南》详细阐述了敏感个人信息的识别规则,强调既要考虑单项敏感个人信息识别,也要考虑多项一般个人信息汇聚或融合后的整体属性。此前,国家标准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在资料性附录中对个人敏感信息判定给出了示例。GB/T35273已对敏感个人信息明确了定义,即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根据这一定义,指南对常见敏感个人信息进行了列举。 在大环境欠佳的背景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南京金融信息安全落地
这一数量与前一年相比(16,312起安全事件和5,199起数据泄露事件)翻了一番,再创历史新高。本次报告分析显示,漏洞成为年度数据泄露的主要突破口,与前一年相比,漏洞利用增加近180%。这一激增的原因与众所周知且影响深远的MOVEit和其他零日漏洞息息相关。报告提到,漏洞攻击常由勒索软件**以及其他不法分子发起,其中,Web应用程序、电子邮件、**、桌面共享漏洞**常被利用,Web应用程序则是主要切入点。勒索软件是数据安泄漏事件的**大威胁勒索软件攻击在Verizon数据泄露调查报告中常年霸榜主要威胁,今年也不例外。比如Verizon发布的《2022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显示,勒索**同比增加了近13%,增幅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而《2023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中,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占所有数据泄露事件的24%,勒索软件攻击***发生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中。一直到此次**新发布的《2024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其显示,涉及勒索软件或其他勒索攻击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占所有数据泄露事件的32%,同比去年增幅近8%。同时,每个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的损失成本中位数已从前两年的26000美元增至4600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勒索软件**新技术的使用导致勒索软件的数量略降至23%。 银行信息安全评估机构需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评估数据属性,及时调整保护措施,避免因分类滞后导致风险暴露。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互联网行业,都需要遵守这一条例。特别是在以下场景中,企业更需格外注意:1.大数据处理:对于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企业,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需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保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2.跨境数据传输:对于需要跨境传输数据的企业,如跨国企业、跨境电商等,需遵循《条例》的跨境数据流动管理要求,确保跨境数据传输的合法合规。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对于运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如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的企业,需满足更高等别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三、企业如何筑牢数据安全防线?面对《条例》的严格要求,企业应在年底做好明年的重点规划措施,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根据《条例》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与标准、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机制等。2.加强员工数据安全培训:将数据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增强全体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特别是数据安全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需接受足够的培训时间,确保他们具备的数据安全知识和技能。
信息安全|关注安言当下,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为活跃且关键的新型生产资源。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提速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体量急剧膨胀,数据流动变得日益频繁且复杂,因此数据安全风险事件也随之频发,其迫切要求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需加速构建数据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以增强应对能力。基于此,为执行《数据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应急处理的条款,同时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10月31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发布《应急预案》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数据安全事件综合应对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数据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公共利益。安全事件应急所面临的挑战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地方行业监管部门、数据处理者、应急支撑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还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科技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专业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以确保自身的数字化进程稳健前行。安言推出全新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旨在为企业提供从风险识别、评估到监控和应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该服务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工具,帮助企业系统性地识别潜在的信息科技风险,包括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合规性等多个方面。同时,咨询团队还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风险应对策略,助力企业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咨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和业务增长,更要时刻警惕伴随而来的风险。一旦信息科技风险爆发,可能会对企业的声誉、财务状况乃至生存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通过专业的咨询服务,企业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管理风险,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我司已经成功为多家大型企业提供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帮助它们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同时也得到了诸多客户的认可,企业纷纷表示。 按照评估计划,企业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漏洞扫描等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南京企业信息安全介绍
构建适配的技术防护体系。针对金融机构的IT环境特点,推荐部署数据加密、水印等技术工具。南京金融信息安全落地
企业信息安全是指企业为保护其信息资产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中断、修改或销毁等威胁,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管理和法律措施。企业信息安全对于企业的运营、竞争力和声誉至关重要。一旦企业的信息资产受到损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法律纠纷、品牌声誉受损以及客户信任度下降等后果。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确保其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信息安全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管理和法律措施来加强安全防护和应对能力。
南京金融信息安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