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登记的三种类型1.肥料登记经田间小区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示范试验、试销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肥料登记。肥料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前90天,应办理续展手续。2.续展登记登记证有效期满前90天,需要继续生产、销售该产品的,生产者应当申请续展登记。登记续展有效期为5年。3.变更登记在登记证有效期内,改变产品使用范围、名称和企业名称等未涉及产品质量的,生产者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监管机构中国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受理辖区内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登记申请,对企业生产条件进行考核,提出初审意见。县级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农药"三证"指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和农药标准。四川生物有机肥登记新政策
根据新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2021,养分含量的标注:1、标明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按照7.3.1—7.3.6标注,标明执行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产品按照肥料登记批准的养分指标标注。2、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可标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标注的要求按单一肥料执行。3、含量小于4.0%的单一中量元素不得标明。4、产品标准中规定需要限制并标明的物质或元素等应单独标明。不应标注元素敏感或忌用作物的图案。警示语应按规定字号以***方式标明(并附示例)。5、标识中表明或暗示含有某一微量元素的,视为此微量元素≥0.02%。6、应标明有机质含量、总养分含量。四川肥料登记需要什么条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对部分肥料登记产品实施备案管理!
相同制剂资料要求:经M1登记证持有人授权的,应提供经授权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授权书原件及M1所用原药登记证号。未经M1登记证持有人授权的,应提供如下资料。M1生产企业名称和登记证号。M2所用原药登记证号、产品组成、加工方法描述、理化性质、产品质量规格。M2毒理学资料,包括:急性经口、经皮和吸入毒性试验、眼睛刺激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致敏性试验。M2环境影响资料,包括:鸟类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试验、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家蚕急性毒性试验。
成都丰登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专业从事农药登记代理服务的公司。公司以“专业、诚信、共赢”为经营理念,以“服务于农、发展于农”为经营目标,由具有近二十年农药、肥料登记经验的老师带头,了解政策法规,熟悉登记流程,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服务。成都丰登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我们始终坚持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专业服务,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和多家农药、化肥企业取得合作。用专业的技术水平、周到的服务态度与企业寻求合作,以实现双方共赢是我们一直努力和坚守的目标。服务范围:1、农药政策法规咨询;2、农药登记费用预算;3、农药登记全程代理;4、农药登记资料的制作;5、农药登记试验的安排;6、农药登记资料授权;7、农药登记证续展和变更。农药登记的流程和费用?
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5月7日发布了《有机肥料》(NY/T525-2021)新标准,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规范有机肥料市场,促进有机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有机肥料新标准,促进四川省肥料登记规范有序,确保行政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各有机肥料生产相关企业,立即按照《有机肥料》(NY/T525-2021)新标准开展生产活动,按新标准进行肥料登记。一、权限内肥料登记企业需严格按照有机肥料标准NY/T525-2021开展肥料产品检验,若使用评估类原料生产有机肥料的,须提供原料安全性评价材料(安全性评价参照《四川省商品有机肥料主要评估类原料安全性评价指导意见(试行)》(附件)执行)”的内容说明。二、权限内肥料续展登记关于“年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企业需提供有机肥料标准(NY/T525-2021)产品检验报告,1、若使用适用类原料的,2021年6月1日以后需提供新标准的检验报告,可办理续展登记;2、若使用评估类原料的,不再办理续展登记,必须重新办理肥料登记,经评审。四川肥料农药登记代理公司?广元大田农药登记所需时间和费用
四川省权限内肥料登记受理条件和申请资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登记证。四川生物有机肥登记新政策
中国境内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式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肥料生产者。肥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中国大陆境内,其生产产品视为国内产品。包括“三资”企业生产产品。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肥料生产企业——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申请人可直接办理,也可由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办事机构或委托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办理。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申请人还需提交委托代理协议,代理协议应明确境内代理机构或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常驻*机构职责,确定其能全权办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肥料登记、包装、进口肥料等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四川生物有机肥登记新政策